搜索
首页 《送滑道人游庐山》 康王观里采芝田,董奉家边种杏坛。

康王观里采芝田,董奉家边种杏坛。

意思:康王观里采芝田,董奉家边种杏坛。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送滑道人游庐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康王观里采芝田,董奉家边种杏坛》以一种轻松、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康王观采芝、在董奉家种杏坛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首句“康王观里采芝田”,诗人步入康王观,仿佛进入了仙境,这里芝田仙草,美不胜收。康王观是作者寻访仙草、修炼道行的理想之地。 “董奉家边种杏坛”一句,诗人又来到董奉的居所,看到他家的杏坛,杏坛是董奉修炼丹术的地方,诗人在此感受到了董奉的仙气和道行。 “双屩一筇行到处,应寻岩室养神丹。”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行动和心境。双屩一筇,指诗人拄着一根竹竿,步行在康王观和董奉的居所之间。岩室养神丹,诗人寻访岩室,修炼神丹,表现出他对修炼道行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以轻松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康王观和董奉居所之间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修炼道行的执着追求。整首诗语言自然流畅,情感真挚,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康王观里采芝田,董奉家边种杏坛。
双屩一筇行到处,应寻岩室养神丹。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后来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等职。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加强刑法,提出“三务”(即钦定土地、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和“三策”(即皇帝当巡视全国,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设立中书省,以督促各地政务;推行渔业、农业和水利事业),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提出了“太虚实落说”和“青阳三策论”等理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意;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代表作有《铁冠图》等。

关键词解释

  • 芝田

    引用解释

    传说中仙人种灵芝的地方。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尔迺税驾乎蘅皋,秣駟乎芝田。” 晋 王嘉 《拾遗记·昆仑山》:“第九层,山形渐小狭,下有芝田、蕙圃,皆数百顷,羣仙种耨焉。” 宋 曾巩 《丹霞洞》诗:“初谁凿险搆楼观,更使遶舍开芝田。” 明 焦竑 《焦氏笔乘续集·金陵旧事下》:“射兹谷鮒,洌彼寒泉,分甘玉液,流润芝田。”

  • 杏坛

    读音:xìng tán

    繁体字:杏壇

    英语:(respectfully complimentary) a teacher\'s place

    意思:(杏坛,杏坛)

     1.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

  • 采芝

    读音:cǎi zhī

    繁体字:埰芝

    意思:(参见採芝)
    谓摘采芝草。古以芝草为神草,服之长生,故常以“采芝”指求仙或隐居。
      ▶汉·张衡《思玄赋》:“留瀛洲而采芝兮,聊且以乎长生。”
      ▶唐·陈子昂《感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