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早秋集贤院即事》 蕙草香书殿,愧花点御沟。

蕙草香书殿,愧花点御沟。

意思:蕙草香书殿,愧花点御沟。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早秋集贤院即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金数已三伏,火星正西流》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赞美。 首先,诗中提到了“金数已三伏,火星正西流”,这是对季节和天象的描绘。在夏季末尾,金数已经进入三伏,而火星则正自西向东流去,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这种描绘为诗歌定下了秋天的基调。 接着,“树含秋露晓,阁倚碧天秋”两句描绘了早晨的景象,树叶上挂着秋露,阁楼倚着碧蓝的天空。这种描绘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欣赏自然美景的愉悦心情。 “灰琯应新律,铜壶添夜筹”两句则是对时间的描绘。灰琯随着新的一年的到来而变化,铜壶中的刻度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描绘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但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感慨。 “商飙从朔塞,爽气入神州”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秋风从北方吹来,清爽的空气也吹到了神州大地。这种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在整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慨和赞美。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秋景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赞美,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金数已三伏,火星正西流。
树含秋露晓,阁倚碧天秋。
灰琯应新律,铜壶添夜筹。
商飙从朔塞,爽气入神州。
蕙草香书殿,愧花点御沟。
山明真色见,水静浊烟收。
早岁忝华省,再来成白头。
幸依群玉府,末路尚瀛洲。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花点

    读音:huā diǎn

    繁体字:花點

    意思:(花点,花点)

     1.击鼓时基调加花的一种华丽鼓点。
      ▶孙犁《白洋淀纪事•光荣》:“一到这里,敲大鼓的故意敲了一套花点。”
     
     2.谓点射。<

  • 蕙草

    引用解释

    香草名。又名熏草、零陵香。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猎蕙草,离秦衡。”《太平御览》卷九八二引 三国 魏 曹操 《内诫令》:“房室不洁,听得烧枫胶及蕙草。”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蕙》:“蕙草一名薰草,叶如麻,两两相对,气如蘼芜,可以止癘。” 宋 赵师秀 《送徐玑赴永州掾》诗:“入署梅花落,过汀蕙草生。

  • 御沟

    读音:yù gōu

    繁体字:禦溝

    意思:(御沟,御沟)
    流经宫苑的河道。
      ▶晋·崔豹《古今注•都邑》:“长安御沟谓之杨沟,谓植高杨于其上也。一曰羊沟,谓羊喜抵触垣墙,故为沟以隔之,故曰羊沟也。”
      ▶南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