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宿李同年荫碧亭》 高轩得清凉,坐致精爽还。

高轩得清凉,坐致精爽还。

意思:高轩得到清凉,招致精神回来。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宿李同年荫碧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抱病出烦阓,投此青林间》,它是一首描绘诗人投身青林(即山林)以疗病,皓月当空,心境随之清朗的诗。 首段描绘了诗人因病出城,投身山林,享受清凉,精神也随之恢复。诗人对山林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接着,诗人在主人的邀请下,得以借宿在终南山中,夜色中皓月当空,月光洒满床铺,诗人感到心旷神怡。 “望久气自清,心胸无结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山林清新的空气和环境的深深喜爱,使得他心中的烦恼和忧虑都一扫而空。 最后一段中,“平明又西走,胜轨不可攀”,诗人清晨又向西边出发,寻找更好的风景和体验,表现出他对山林美景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描绘山林的清凉、皓月当空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人的病痛之苦也通过山林的疗愈得到了缓解,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整首诗给人以清新、宁静之感,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喜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抱病出烦阓,投此青林间。
高轩得清凉,坐致精爽还。
主人止之宿,借与终南山。
中宵皓月起,绕枕皆孱颜。
望久气自清,心胸无结顽。
平明又西走,胜轨不可攀。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精爽

    读音:jīng shuǎng

    繁体字:精爽

    意思:
     1.精神。
      ▶《左传•昭公七年》:“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
      ▶《三国志•魏志•蒋济传》:“欢娱之耽,害于精爽;神太用则竭,形太劳

  • 高轩

    读音:gāo xuān

    繁体字:高軒

    意思:(高轩,高轩)

     1.堂左右有窗的高敞的长廊。
      ▶《西京杂记》卷三:“﹝思贤苑﹞中有堂隍六所,客馆皆广庑高轩。”
      ▶《文选•左思<蜀都赋>》:“开高

  • 清凉

    读音:qīng liáng

    繁体字:清涼

    英语:cool; cool and refreshing

    意思:(清凉,清凉)

     1.《楚辞•远游》:“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

  • 致精

    引用解释

    1.积聚精气。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通国身》:“治身者务执虚静以致精,治国者务尽卑谦以致贤;能致精则合明而寿,能致贤则德泽洽而国太平。”

    2.显示精巧。《后汉书·张衡传》:“ 蒱且 以飞矰逞巧, 詹何 以沉鉤致精。”

    读音:zhì jīng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