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住庵僧》 兀坐不知天早晚,月移松影上窗纱。

兀坐不知天早晚,月移松影上窗纱。

意思:独自坐着不知道天早晚,月亮移动松影上窗纱。

出自作者[明]雪梅和尚的《赠住庵僧》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静闲适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宁静致远的心境。 首联“垂帘清昼篆烟霞,满地苍苔衬落花”,通过“垂帘”、“清昼”、“篆烟霞”、“苍苔”、“落花”等元素,描绘出一个安静、清雅的环境,充满了宁静致远的气氛。 颔联“习寂不须天送供,图闲懒为客煎茶”,通过“习寂”、“图闲”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清静闲适生活的习惯和享受,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懒散、自在的心态。 颈联“寒炉煨芋留残火,怪衲连云缀断麻”,通过“寒炉”、“煨芋”、“残火”、“怪衲”、“连云”、“缀断麻”等意象,生动描绘出诗人的生活细节,进一步展现了他那种安逸、闲适的生活状态。 尾联“兀坐不知天早晚,月移松影上窗纱”,通过“兀坐”、“不知天早晚”等表达了诗人坐禅入定的状态,而“月移松影上窗纱”则进一步营造了宁静、幽雅的氛围。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流畅自然,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静闲适生活的向往和享受,同时也展现了他宁静致远的心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垂帘清昼篆烟霞,满地苍苔衬落花。
习寂不须天送供,图闲懒为客煎茶。
寒炉煨芋留残火,怪衲连云缀断麻。
兀坐不知天早晚,月移松影上窗纱。

关键词解释

  • 松影

    读音:sōng yǐng

    繁体字:鬆影

    意思:松树的树阴。
      ▶唐·白居易《桥亭卯饮》诗:“松影过窗眠始觉,竹风吹面醉初醒。”
      ▶元·尹廷高《翁村翠流阁》诗:“溪声晴亦雨,松影夏如秋。”
      ▶明·刘基《

  • 窗纱

    读音:chuāng shā

    繁体字:窗紗

    英语:window screening

    意思:(窗纱,窗纱)
    煳在窗上的纱。
      ▶唐·白居易《三月三日》诗:“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 早晚

    读音:zǎo wǎn

    繁体字:早晚

    英语:morning and evening

    意思:
     1.早晨和晚上。
      ▶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春雨闇闇塞峡中,早晚来自楚王宫。”

  • 兀坐

    解释

    兀坐 wùzuò

    [to sit erect] 危坐,端坐

    冥然兀坐。——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引用解释

    独自端坐。 唐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晚月

    读音:wǎn yuè

    繁体字:晚月

    意思:夜月。
      ▶唐·沈佺期《七夕曝衣篇》:“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劣镜臺。”

    造句:白日对酒放歌,夜晚月满人圆。连带今晚月光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