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三鸳鸯篇》 辘轳鸣,秋风晚,寒日荒荒下秋苑。

辘轳鸣,秋风晚,寒日荒荒下秋苑。

意思:辘轳声,秋风晚,寒冷天荒荒下秋苑。

出自作者[清]谭嗣同的《三鸳鸯篇》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井边鸳鸯的哀鸣为引子,通过鸳鸯的悲鸣,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先,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秋风、寒日、枯井、银塘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凄凉、冷清的氛围。而井边鸳鸯的憔悴和哀鸣,更是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凉。 接着,诗人通过鸳鸯的悲鸣,引出了对人生的思考。诗人认为,人生就像鸳鸯一样,曾经相爱,但最终却无法在一起。这种无常和无奈,让人感到深深的悲哀。 诗人通过“曾见莲底鸳鸯日来往,忘却罗敷犹有夫”这句话,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人们往往只看到眼前的美好,却忘记了背后隐藏的危机。 最后,诗人以“幽闺人去灯光寂,照见罗帏泪痕湿”这句话,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和悲哀。虽然诗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但是现实中的痛苦和无奈,却无法避免。 整首诗以秋日井边鸳鸯的哀鸣为引子,通过鸳鸯的悲鸣,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充满了深深的悲哀和无奈,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坚韧和希望。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辘轳鸣,秋风晚,寒日荒荒下秋苑。
辘轳鸣,井水寒,三更络绎啼井栏。
鸳鸯憔悴不成双,两雌一雄鸣铿锵。
哀鸣声何长,飞飞入银塘。
银塘浅,翠带结。
塘水枯,带不绝。
愁魂夜啸缺月低,惊起城头乌磔磔。
城头乌,朝朝饮水鸳鸯湖。
曾见莲底鸳鸯日来往,忘却罗敷犹有夫。
夫怒啄雄,雄去何栖,翩然归来,闭此幽闺。
幽闺匿迹那可久,花里秦宫君知否?
不如万古一丘,长偕三百首。
幽闺人去灯光寂,照见罗帏泪痕湿。
同穴居然愿不虚,岁岁春风土花碧。
作者介绍 谭嗣同简介
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关键词解释

  • 辘轳

    读音:lù lu

    繁体字:轆轤

    英语:windlass

    意思:(辘轳,辘轳)

     1.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顾曰:‘井

  • 秋风

    读音:qiū fēng

    繁体字:秋風

    英语:autumn wind

    意思:(秋风,秋风)

     1.秋季的风。
      ▶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寒日

    读音:hán rì

    繁体字:寒日

    意思:
     1.寒冷的天气。
      ▶《后汉书•郑兴传》:“今年正月繁霜,自尔以来,率多寒日,此亦急咎之罚。”
      ▶唐·陆龟蒙《书带草赋》:“几临寒日,幸到青春。”
     <

  • 荒荒

    读音:huāng huāng

    繁体字:荒荒

    意思:I

     1.惊扰貌。荒,通“慌”。
       ▶《宣和遗事》前集:“当初只为五代时分,天下荒荒离乱,朝属梁而暮属晋,干戈不息。”
       ▶元·关汉卿《单刀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