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贺新郎·苍藓粘溪路》 江碧空濛无处问,问孤山、梅底人知否。

江碧空濛无处问,问孤山、梅底人知否。

意思:江碧迷茫无处问,问我山、梅底人知不知道。

出自作者[宋]刘之才的《贺新郎·苍藓粘溪路》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首先,诗的开头“苍藓黏溪路。帐山君、翛然羽化,梦魂何许”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山谷景象,山君(可能指的是山中的神仙)已经离去,留下的只有粘满青苔的溪路和寂静的山谷。接着,“曾约秋云萦客袖,舞傍吟皋砚坞”则描绘了诗人与山君的约定,他们曾约定在秋天的云雾中,在吟诗的皋石旁,一起研磨石头,吟诗作赋。 “江碧空濛无处问,问孤山、梅底人知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山君的思念和追寻,他希望能找到山君,询问他在孤山的梅树下是否一切安好。这里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瑶华一去成幽阻”表达了美好的事物总是转瞬即逝,而追求这些美好事物的人却总是陷入孤独和痛苦。“有招隐、小山能赋”则表达了诗人对能够理解自己的人的渴望。 “蕙帐空兮谁夜怨,算课骚、读易俱凄楚”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空荡荡的蕙帐让人感到孤独和凄凉,算卦吟诗都充满了凄楚之情。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整首诗的情感深沉而细腻,意象丰富而生动。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诗的节奏优美,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苍藓黏溪路。
帐山君、翛然羽化,梦魂何许。
曾约秋云萦客袖,舞傍吟皋砚坞。
矫清唳、裂穿云宇。
江碧空濛无处问,问孤山、梅底人知否。
烟夜永,耿心语。
瑶华一去成幽阻。
倚修篁、抱琴愁绝,天寒日幕。
城郭悲歌华表恨,此事销凝千古。
有招隐、小山能赋。
蕙帐空兮谁夜怨,算课骚、读易俱凄楚。
步深窈,堕松露。

关键词解释

  • 孤山

    读音:gū shān

    繁体字:孤山

    英语:inselberg

    意思:山名。在浙江·杭州·西湖中,孤峰独耸,秀丽清幽。
      ▶宋·林逋曾隐居于此,喜种梅养鹤,世称孤山处士。
      ▶孤山北麓有

  • 碧空

    读音:bì kōng

    繁体字:碧空

    英语:azure

    意思:青天。
      ▶南朝·梁简文帝《京洛篇》:“夜轮悬素魄,朝光荡碧空。”
      ▶《云笈七籤》卷十三:“太极真宫住碧空,绛阙崇臺一万重

  • 无处

    读音:wú chǔ

    繁体字:無處

    意思:(无处,无处)
    I

     1.无所处。谓没有处置的理由。
       ▶《孟子•公孙丑下》:“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餽之,是货之也。”
       ▶赵岐注:“我在

  • 空濛

    空濛 kōngméng
    [hazy;misty] 细雨迷茫的样子
    空濛辨渔艇。——杜甫《渼陂西南台》
    山色空濛
    (1).迷茫貌;缥缈貌。 南朝 齐 谢朓 《观朝雨》诗:“空濛如薄雾,散漫似轻埃。” 唐 杜甫 《渼陂西南台》诗:“仿像识鮫人,空蒙辨鱼艇。” 宋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之一:“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明 汪广洋 《登南海驿楼》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