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道中思庐山》 庐山三百里,巨浸压宫亭。

庐山三百里,巨浸压宫亭。

意思:庐山三百里,巨泡压宫亭。

出自作者[宋]岳珂的《道中思庐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庐山美景和诗人感慨的诗。诗中通过对庐山势态、渊源、气候、景色等方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联“庐山三百里,巨浸压宫亭”,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庐山的广袤和深邃,以及庐山之水在湖中汇聚的壮观景象。 颔联“势接九江汇,峰连万古青”,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庐山的雄伟气势,它与长江的交汇处相连,峰峦连绵,千年不衰。 颈联“渊源开道术,哤幻杂仙灵”,诗人表达了对庐山神秘气息的感受,认为庐山的山水之间蕴含着道术和仙灵的气息,充满了奇幻和神秘。 尾联“便拟安圭窦,终期老涧坰”,诗人表达了愿意在庐山终老的想法,与山水为伴,与自然共处。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庐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庐山三百里,巨浸压宫亭。
势接九江汇,峰连万古青。
渊源开道术,哤幻杂仙灵。
厚地蟠奇秀,雄标动杳冥。
浓岚晨历历,流水夜泠泠。
雪拥琼瑶障,花繁锦绣屏。
吾居尝静对,亲处异空聆。
瀑布手自酌,斜川身所经。
龙渊敲短策,鸟道绝危陉。
正派尊涵泳,高山有典型。
揭来三涉径,知阅几周星。
白傅松犹在,陶潜菊未零。
坚高思并辙,今古共忘形。
便拟安圭窦,终期老涧坰。
忽严大君诏,言驾小侯軿。
一别门垂柳,重鸡肉阶蓂。

关键词解释

  • 宫亭

    读音:gōng tíng

    繁体字:宮亭

    意思:(宫亭,宫亭)
    即宫亭湖。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巖上有宫殿故基者三,以次而上,最上者极于山峰。山下又有神庙,号曰宫亭庙,故彭湖又有宫亭之称焉。”

  • 庐山

    读音:lú shān

    繁体字:廬山

    英语:Lushan

    意思:(庐山,庐山)
    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又名匡山、匡庐。相传周有匡姓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故名。见北魏·郦道元

  • 百里

    读音:bǎi lǐ

    繁体字:百裏

    英语:a surname

    意思: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
      ▶《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

  • 三百

    读音:sān bǎi

    繁体字:三百

    意思:《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