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无平地堪行处,虚受朱轮五马恩。
意思:更没有平地能走的地方,虚心接受彩饰五马恩。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初到忠州赠李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通过对李使君所辖地区吏治、民生、山川形势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李使君的赞颂之情。
首联“好在天涯李使君,江头相见日黄昏。”描绘了作者与李使君在天涯相见,黄昏时分,江边相逢的情景。作者用“好在”一词表达了对李使君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李使君在治理地方上的成绩。而“日黄昏”则暗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
颔联“吏人生梗都如鹿,市井疏芜只抵村。”通过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李使君治理下的地区与之前相比发生的巨大变化。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市场繁荣,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用“都如鹿”和“只抵村”来形容吏治和民生的改善程度,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颈联“一只兰船当驿路,百层石磴上州门。”描绘了李使君在治理地方上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成果。他派船接送过往官员,修筑山路以方便百姓出行,这些措施都得到了很好的实施。这里用“当驿路”和“上州门”来形容李使君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李使君的赞扬之情。
尾联“更无平地堪行处,虚受朱轮五马恩。”作者通过反讽手法,表达了对李使君的感激之情。在李使君的治理下,原本无法行走的地方变得可以行走,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这里用“虚受”一词表达了作者对李使君的赞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李使君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李使君的描绘和赞扬,表达了作者对吏治清明、民生改善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真正为百姓着想、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事的官员的赞扬和感激之情。这首诗语言简练、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是一首优秀的七言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