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怀八弟三首》 两公与尔同师法,相待归来老此园。

两公与尔同师法,相待归来老此园。

意思:两位与你同师法,招待回来老此园。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寄怀八弟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怀念逝去的亲人,回忆他们的美好品德,以及表达对他们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对往事的回忆,抒发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首联“平日鸰原左右手,蟨邛前后未须论。”中,“鸰原”指的是诗人的故乡,这里用“鸰原左右手”来比喻逝去的亲人,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厚感情。“蟨邛”则是指逝去的亲人所在的地方,诗人用“前后未须论”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 颔联“清秋淮上多诗句,白首篱边近酒樽。”描绘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敬仰之情。在清秋时节,诗人常常在淮河边上吟诗悼念逝去的亲人,而在晚年时,他则在篱笆旁边饮酒,以此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颈联“杜舅高情笃兄弟,先君至性厚闺门。”是对逝去的亲人品德的赞美。杜舅是诗人的舅舅,他与诗人的兄弟情深,对逝去的亲人有着深厚的感情。而诗人的父亲则对逝去的亲人有着深厚的至性,这种至性也深深地影响了逝去的亲人。 尾联“两公与尔同师法,相待归来老此园。”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期望和祝福。诗人希望逝去的亲人能够与诗人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直到老去。 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逝去亲人的回忆和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莫及。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平日鸰原左右手,蟨邛前后未须论。
清秋淮上多诗句,白首篱边近酒樽。
杜舅高情笃兄弟,先君至性厚闺门。
两公与尔同师法,相待归来老此园。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师法

    读音:shī fǎ

    繁体字:師法

    短语:依样画葫芦 效 鹦鹉学舌 人云亦云 仿 模拟 拟 照葫芦画瓢 套 摹 仿效 因袭 效仿 学 学舌 东施效颦 摹仿 亦步亦趋 宪章 法

    英语:

  • 相待

    读音:xiāng dài

    繁体字:相待

    意思:
     1.对待。
      ▶《韩非子•六反》:“犹用计算之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张胜心坚似铁,只以主母相待,并不及乱。”<

  • 归来

    读音:guī lái

    繁体字:歸來

    英语:st 29

    意思:(归来,归来)

     1.回来。
      ▶《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唐·李白《长相思》诗:“不信妾肠断,归来看

  • 同师

    引用解释

    1.一起师事;同从一师。《庄子·德充符》:“ 申徒嘉 ,兀者也,而与 郑子产 同师於 伯昏无人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鼂错 ﹞学 申 商 刑名於 軹 张恢先 所,与 雒阳 宋孟 及 刘礼 同师。”《淮南子·缪称训》:“同师而超羣者,必其乐之者也。”

    2.同一师承。 宋 晁冲之 《赠江子我子之》诗:“ 江郎 淮

  • 法相

    读音:fǎ xiāng

    繁体字:法相

    英语:the aspects of things

    意思:
     1.古代皇宫选择妃嫔、宫女所规定的标准相貌。
      ▶《后汉书•皇后纪序》:“汉法常因八月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