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岸》 揭起青篷上岸头,野花和雨冷修修。

揭起青篷上岸头,野花和雨冷修修。

意思:撑起青帆上岸头,野花和雨冷修修。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晚岸》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揭起青篷上岸头,野花和雨冷修修。春江一夜无波浪,校得行人分外愁》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情感表达的诗篇。 首句“揭起青篷上岸头”,描绘了诗人揭起青篷,走出船舱,来到岸头的情景,展现出一种豁然开朗的自由和欣喜。青篷象征着船上生活的结束,岸头的清新空气和明媚景色预示着新的开始。 “野花和雨冷修修。”这句诗描绘了雨后的野花,在诗人眼前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他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这里的“冷修修”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与雨后的清新环境相呼应。 “春江一夜无波浪”这句诗描绘了一夜无风,春江水面平静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校得行人分外愁”则一转,揭示了平静的春江水面反而让人产生愁绪的意境。这里的“校得”是反语,实际上是行人因景生愁,表达了诗人对行人的关怀和理解。而“分外愁”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愁绪的程度,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忧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野花、平静春江等自然景色,以及行人因景生愁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色和情感交织,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揭起青篷上岸头,野花和雨冷修修。
春江一夜无波浪,校得行人分外愁。
作者介绍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上岸

    读音:shàng àn

    繁体字:上岸

    英语:to disembark

    意思:
     1.谓捨舟登陆。
      ▶三国·蜀·诸葛亮《绝盟好议》:“今议者咸以权利在鼎足,不能併力,且志望以满,无上岸之

  • 修修

    读音:xiū xiū

    繁体字:修修

    意思:(参见脩脩)

     1.鸟羽尾疲敝貌。
      ▶清·方文《送侯赤社北归》诗:“因风止江介,毛羽何修修。顾念平生巢,摧穨委荒丘。”参见“脩脩”。
     
     2.谨

  • 野花

    读音:yě huā

    繁体字:野花

    短语:鲜花 飞花

    英语:wild flower

    意思:
     1.野生植物的花。
      ▶唐·沈佺期《三日梨园侍宴》诗:“野花飘御座

  • 青篷

    读音:qīng péng

    繁体字:青篷

    意思:指船篷。因其用箬叶制成,色青,故称。也借指篷船。
      ▶元·方夔《桐关大石》诗:“我来载酒坐其上,扁舟南下编青篷。”
      ▶清·厉鹗《夏初临•初夏雨中同蒋丈静山泛湖》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