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哭梁运管》 忆共游山犹昨日,奄归白昼隔存亡。

忆共游山犹昨日,奄归白昼隔存亡。

意思:想起一起游山还是昨天,突然回到白天隔存亡。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哭梁运管》

全文赏析

这首诗《忆共游山犹昨日,奄归白昼隔存亡。宅深外不知何病,医杂人争试一方。吊客伤心同沥酒,爱姬收泪各分香。淳熙丞相潭潭府,今日门庭冷似霜》是一首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之作。诗中通过对诗人和朋友们的聚会、疾病、吊唁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 首联“忆共游山犹昨日,奄归白昼隔存亡。”诗人回忆起和朋友一起游山的昨日情景,而转眼间朋友们已经天各一方,生死相隔。这一对比突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常,使读者深感人生的短暂和脆弱。 颔联“宅深外不知何病,医杂人争试一方。”诗人描述了朋友的住宅深邃,外人无法探知其病况,而众多医生纷纷尝试一种药方。这一描绘暗示了人生的无奈和世事的复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担忧。 颈联“吊客伤心同沥酒,爱姬收泪各分香。”诗人描述了朋友们在病榻前一起饮酒、哭泣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同情和关怀。同时,诗中也暗示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和爱情的无奈。 尾联“淳熙丞相潭潭府,今日门庭冷似霜。”诗人以淳熙丞相府的冷清景象收尾,进一步表达了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这一描绘使读者对诗人的感慨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深感慨和无奈。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都十分真挚感人,使人深感人生的短暂和脆弱,同时也让人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忆共游山犹昨日,奄归白昼隔存亡。
宅深外不知何病,医杂人争试一方。
吊客伤心同沥酒,爱姬收泪各分香。
淳熙丞相潭潭府,今日门庭冷似霜。
作者介绍 张羽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存亡

    读音:cún wáng

    繁体字:存亡

    英语:live or die

    意思:
     1.存在或灭亡;生存或死亡。
      ▶《易•干》:“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史记

  • 白昼

    读音:bái zhòu

    繁体字:白晝

    短语:光天化日

    英语:daytime

    意思:(白昼,白昼)
    白天。
      ▶《鹖冠子•度万》:“光绪知无道,上乱天文,下灭地理

  • 昨日

    读音:zuó rì

    繁体字:昨日

    英语:yesterday

    意思:
     1.今天的前一天。
      ▶《吕氏春秋•察微》:“昨日之事,子为制;今日之事,我为制。”
      ▶晋·潘岳《悼亡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