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怜身是皮公美,茅屋青灯夜著书。
意思:自怜身是鹿皮公美,茅草屋青灯晚上写的书。
出自作者[宋]崔鶠的《诗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泪尽空山一病夫,荆榛无路掩樵居。自怜身是皮公美,茅屋青灯夜著书》是由明朝诗人皮日休所作。这是一首描绘诗人自身境况和心境的诗,通过描绘病夫、荆榛、皮公美、茅屋、青灯等意象,表达了诗人的孤独、落寞和自我坚守的情感。
首句“泪尽空山一病夫”,直接描绘出诗人的现状,一个在空山之中泪水已尽的病人,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无助。第二句“荆榛无路掩樵居”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环境,荆棘和榛草封堵了出山的路,暗示了诗人生活的艰难和环境的恶劣。
接下来,“自怜身是皮公美”一句,诗人自嘲似地表达了自己是皮日休公美这一事实,这既是对自己才华的肯定,也是对自身境况的自嘲。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以他为榜样,表明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坚守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最后,“茅屋青灯夜著书”则描绘了诗人当前的生活状态,简陋的茅屋、昏暗的青灯,以及诗人夜深人静时还在读书著述的情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坚韧和执着。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描绘病夫、荆榛、皮公美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自我坚守的情感。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