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山枇杷花二首》 万重青嶂蜀门口,一树红花山顶头。

万重青嶂蜀门口,一树红花山顶头。

意思:万重青嶂蜀大门口,一种红花山头顶。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山枇杷花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红花和青山的诗,充满了生动的色彩和细腻的情感。整首诗情景交融,以红花和青山为载体,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无法归家的无奈。 首联“万重青嶂蜀门口,一树红花山顶头”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青翠的山峦和山顶的红花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联的意象铺陈,为后续的情感抒发打下了基础。 颔联“春尽忆家归未得,低红如解替君愁”则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春天已经过去,诗人却无法回家,看着低垂的红花,仿佛能理解自己的愁绪。这里的“低红”与“替君愁”相呼应,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真挚动人。 颈联“叶如裙色碧绡浅,花似芙蓉红粉轻”进一步描绘了红花的形象。诗人用裙色和芙蓉来比喻红花的颜色和形态,使得红花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尾联“若使此花兼解语,推囚御史定违程”则是诗人的遐想。如果这红花能说话,那么御史为了欣赏这花,一定会耽误行程。这一联想象奇特,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红花和青山为载体,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无法归家的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重青嶂蜀门口,一树红花山顶头。
春尽忆家归未得,低红如解替君愁。
叶如裙色碧绡浅,花似芙蓉红粉轻。
若使此花兼解语,推囚御史定违程。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顶头

    读音:dǐng tóu

    繁体字:頂頭

    英语:top

    意思:(顶头,顶头)

     1.物体的顶上头;最高处。
      ▶唐·秦系《宿云门上方》诗:“禅室遥看峰顶头,白云东去水长流。”

  • 红花

    读音:hóng huā

    繁体字:紅花

    短语:雌花 天花 落花

    英语:safflower

    意思:(红花,红花)

     1.亦作“红华”。红色的花。
      ▶

  • 青嶂

    读音:qīng zhàng

    繁体字:青嶂

    意思:如屏障的青山。
      ▶《文选•沈约<钟山诗应西阳王教>》:“郁律构丹巘,崚嶒起青嶂。”
      ▶吕向注:“山横曰嶂。”
      ▶唐·杜甫《月》诗之一:“若无青嶂月,愁

  • 蜀门

    读音:shǔ mén

    繁体字:蜀門

    意思:(蜀门,蜀门)
    山名。即剑门。在四川省·剑阁县北。山势险峻,古为戍守之处。亦代称蜀地。
      ▶唐·杜甫《木皮岭》诗:“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
      ▶唐·黄滔《明皇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