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忆寒山子,时临古渡头。
意思:却记得寒山子,当时临古渡口码头。
出自作者[宋]释法薰的《偈倾一百三十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石中有玉,沙裹无油。德山临济,未出常流。却忆寒山子,时临古渡头》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一种朴素而深刻的真理。
首两句“石中有玉,沙裹无油。”,直接揭示出生活中的真理:石头中的玉,并非天然就有的,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磨砺和积累;沙子中无油,是因为它本身不含油脂,这又揭示出事物本质的单纯与真实。这两句诗为读者展示了生活中的一种普遍规律,即只有经过时间和努力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接下来的两句“德山临济,未出常流。”,描绘了两位禅师的形象:德山和临济,他们并未被世俗的潮流所左右,而是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这进一步强调了真理的独立性和不可动摇性。
最后两句“却忆寒山子,时临古渡头。”,描绘了寒山子的形象,他常常在古老的渡口出现,这可能象征着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这也暗示了生活的真谛在于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石头、沙子、德山、临济、寒山子等形象,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理解。它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同时也要对过去和未来保持开放和期待的心态。这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真理的追求,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生活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