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遇史克敬询故园》 三年身不到姑苏,见说城边柳半枯。

三年身不到姑苏,见说城边柳半枯。

意思:三年自己不到姑苏,见说城边柳树半枯。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遇史克敬询故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姑苏城的柳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三年身不到姑苏,见说城边柳半枯”,诗人三年没有到姑苏城,却听说城边的柳树已经有一半枯萎了。这句诗通过描述诗人与姑苏城的距离,以及城边柳树的状况,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凄凉的环境。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第二句“纵有萧萧几株在,也应啼杀城头乌”,即使还有几棵柳树在风中摇曳,也应该让城头的乌鸦为之哀鸣。这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描绘柳树和乌鸦的悲鸣,诗人传达出一种悲凉的气氛,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柳树的枯萎和城头乌的悲鸣,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感慨可能源于诗人的经历、情感或思考,也可能源于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外,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柳树在诗词中常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相思之情,而城头乌则常常被用来象征不祥之兆或悲惨的命运。因此,这首诗也可以被视为诗人对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思考的象征。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象征意义来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年身不到姑苏,见说城边柳半枯。
纵有萧萧几株在,也应啼杀城头乌。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姑苏

    读音:gū sū

    繁体字:姑蘇

    英语:Co To

    意思:(姑苏,姑苏)
    亦作“姑胥”。
     
     1.山名。在江苏省·吴县西南。
      ▶《史记•河渠书》:“上姑苏,望五湖。”<

  • 不到

    读音:bú dào

    繁体字:不到

    英语:absent oneself from

    意思:
     1.不到达。
      ▶《诗•大雅•韩奕》:“蹶父孔武,靡国不到。”
      ▶《儿女英雄传》第五

  • 说城

    读音:shuō chéng

    繁体字:說城

    意思:(说城,说城)
    劝说举城投降。
      ▶宋·文天祥《集杜诗•行淮东》诗序:“李庭芝闻余至真州,以为来说城,遣使数十辈来莅杀予。”
      ▶宋·文天祥《集杜诗•自淮归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