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世音赞六首》 涅盘生死不二见,是则名为施无畏。

涅盘生死不二见,是则名为施无畏。

意思:涅盘生死不出现两,这就叫做施无畏。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观世音赞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佛教的视角,描绘了补陀岩的景象,以及众生在尘世中的苦难和在涅槃中解脱的理想。 首先,“海岸孤绝补陀岩,有一众生圆正觉”,描绘了补陀岩的孤寂和其作为佛教圣地的重要性,以及在尘世中有一众生已经觉悟,达到了圆满正觉的状态。 “八万四千清净眼,见尘劳中华藏海。”这句诗展示了佛教的博大精深,它认为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充满了各种珍宝,即众生。 “八万四千母陀臂,接引有情到彼岸。”这里用母陀臂比喻佛法如母爱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引导,接引众生到达彼岸,即涅槃的境界。 “涅盘生死不二见,是则名为施无畏。”涅槃是佛教中超脱生死,达到永恒的境界。这句诗表达了佛教对生死问题的独特见解,即生死并非两个世界,而是同一世界的不同状态。 “八风吹播老病死,无一众生得安稳。”这句诗描绘了人生中的种种苦难,如风般吹过,众生无法得到安稳。 “心华照了十方空,即见观世音慈眼。”这里用观世音的慈悲眼光比喻佛法的智慧之光,照亮了十方世界。 最后,“设欲真见观世音,金沙滩头马郎妇。”这句诗描绘了观世音菩萨在尘世中的化身,提醒人们要寻求真正的佛法,就要深入了解尘世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佛教的博大精深和慈悲精神,以及众生在尘世中的苦难和寻求解脱的道路。它鼓励人们深入了解佛法,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以达到涅槃的境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海岸孤绝补陀岩,有一众生圆正觉。
八万四千清净眼,见尘劳中华藏海。
八万四千母陀臂,接引有情到彼岸。
涅盘生死不二见,是则名为施无畏。
八风吹播老病死,无一众生得安稳。
心华照了十方空,即见观世音慈眼。
设欲真见观世音,金沙滩头马郎妇。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无畏

    读音:wú wèi

    繁体字:無畏

    短语:奋勇 身先士卒 大无畏 首当其冲 骁 临危不惧 履险如夷 神威 见义勇为 视死如归 竟敢 斗胆 赴汤蹈火 挺身 飒爽 剽悍 敢于 不避艰险 神勇 一身是胆 勇于 勇

  • 不二

    读音:bù èr

    繁体字:不二

    英语:only

    意思:
     1.没有两样;相同。
      ▶《韩非子•难三》:“君令不二,除君之恶,惟恐不堪。”
      ▶唐·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

  • 涅盘

    读音:niè pán

    繁体字:涅盤

    英语:nirvana

    解释:1.亦作\"湼盘\"。 2.佛教语。梵语的音译。旧译\"泥亘\"﹑\"泥洹\"。意译\"灭\"﹑\"灭度\"﹑\"寂灭\"﹑\

  • 生死

    读音:shēng sǐ

    繁体字:生死

    英语:life and death

    意思:
     1.生和死;生或死。
      ▶《荀子•礼论》:“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