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不羡青藜贵,清梦何曾到石渠。
意思:山中不羡青藜贵,清梦还曾到石渠。
出自作者[宋]薛嵎的《囊萤》
全文赏析
这首诗《山中不羡青藜贵,清梦何曾到石渠。裁得綀囊连夜喜,儿童也学裹衣裾》是一首描绘山中生活的诗篇,表达了对山中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首两句“山中不羡青藜贵,清梦何曾到石渠”,诗人表达了自己不羡慕世间的荣华富贵,更向往清净的山林生活。青藜,传说中的长明火把,这里代指世间的荣华富贵。石渠,是皇家收藏图书的地方,这里用以比喻尘世的纷扰和欲望的追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不愿意被尘世的欲望所困扰,更愿意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简朴的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裁得綀囊连夜喜,儿童也学裹衣裾”,描绘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热爱和满足。裁得綀囊,指的是诗人用自己亲手裁制的布囊,象征着诗人的自给自足和满足。连夜喜,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热爱和欣喜之情。儿童也学裹衣裾,则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普及性和普遍性,连小孩子也受到山中美好的影响,学会自给自足,不依赖他人。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的简朴、自然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诗中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却充满了对简单、自然、自给自足生活的赞美,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超脱世俗欲望、追求内心平静和简朴生活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