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夜舟行》 烟淡月濛濛,舟行夜色中。

烟淡月濛濛,舟行夜色中。

意思:烟淡月蒙蒙,船行夜色中。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江夜舟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美妙的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江上的美景。整首诗的氛围宁静而神秘,通过细腻的描绘,让人感受到江夜的韵味和秋天的气息。 “烟淡月濛濛,舟行夜色中。”开篇两句,即展现了一幅舟行夜色的画面,淡淡的烟雾和朦胧的月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江铺满槽水,帆展半樯风。”这两句描绘了江面的景色,江水满槽,帆船在风中行驶,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中的力量。 “叫曙嗷嗷雁,啼秋唧唧虫。”随着天色渐亮,大雁开始鸣叫,秋天的虫鸣也此起彼伏,这两句通过对声音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的特色。 “只应催北客,早作白须翁。”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催人老的感慨,北客早日变成了白须翁,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江景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韵味和生命的感慨,给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美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烟淡月濛濛,舟行夜色中。
江铺满槽水,帆展半樯风。
叫曙嗷嗷雁,啼秋唧唧虫。
只应催北客,早作白须翁。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淡月

    读音:dàn yuè

    繁体字:淡月

    英语:slack month

    意思:
     1.不太明亮的月亮或月光。
      ▶宋·王明清《挥麈余话》卷二:“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
      ▶

  • 夜色

    读音:yè sè

    繁体字:夜色

    短语:曙色 暮色

    英语:the shades

    意思:
     1.犹夜光。
      ▶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才非不杰也,主非不明也

  • 行夜

    引用解释

    巡夜。《汉书·鲍宣传》:“ 贤 父子坐使天子使者将作治第,行夜吏卒,皆得赏赐。” 颜师古 注:“为 贤 第上持时行夜者。音下更反。” 杨树达 窥管:“ 宋 孔平仲 《珩璜新论》云:行夜如今持更,持时如今报时。《汉官仪》:黄门持五夜,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亦如今五更也。”《汉官解诂》“卫尉” 汉 胡广 注:“从昏至晨,分部行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