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渔翁》 渔翁家在何许,惯宿芦花不归。

渔翁家在何许,惯宿芦花不归。

意思:渔翁家在什么地方,习惯在芦花不归。

出自作者[宋]朱继芳的《渔翁》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的诗。 首句“渔翁家在何许,惯宿芦花不归”,诗人以简练的笔墨,点出渔翁居住的环境和身份。“何许”二字,说明渔翁所居极为僻远,生面皆开,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地方。以“芦花”来表现环境,又说明这是一个风光明媚,适宜于钓侣栖迟之所。从“不归”看出,这是一个彻夜垂钓,乐而忘返的渔翁。 次句“昨夜江村欲雪,百钱买得蓑衣”,既承接上句的环境描写,又点出渔翁的性格特点和隐居的原因。江村要下雪,寒气逼人,一般人都会寻找温暖的所在,可是这位渔翁却偏偏来到这风高雪急的地方,他喜欢垂钓,喜欢这种生活。他隐居的原因,不仅在于他淡泊寡欲(从下两句看,他也不是全无生活来源,只是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更在于他有一种不随流俗的高洁情怀。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清新明快,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渔翁闲适自在生活的羡慕和向往。全诗虽不着一个“羡”字,但读者却可领略到诗人那种羡慕之情,颇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妙。这首小诗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除了诗人锤炼语言的功夫外,主要还在于它采用了民歌常用的复沓的句式和顶针修辞手法。如首、腹、尾三联均采用了顶针修辞手法。这样不仅使诗的结构显得整齐匀称,而且使诗句显得轻快流畅、音调铿锵。此外,全诗语言通俗易懂,清新明快,没有一点尘俗气,这也是它卓有成效的艺术特色之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渔翁家在何许,惯宿芦花不归。
昨夜江村欲雪,百钱买得蓑衣。

关键词解释

  • 芦花

    读音:lú huā

    繁体字:蘆花

    英语:reed catkins

    意思:(芦花,芦花)

     1.芦絮。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
      ▶隋·江总《赠贺左丞萧舍人》诗:“芦花霜外白,枫叶

  • 渔翁

    引用解释

    老渔人。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七:“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水浒传》第一○三回:“五个人一径摇到那打鱼船边, 李俊 问道:‘渔翁,有大鲤鱼吗?’”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之六:“网畔一渔翁,閒取黄烟吸。”

    读音:yú wēng

  • 何许

    读音:hé xǔ

    繁体字:何許

    英语:what; what kind of

    意思:(何许,何许)

     1.何时。
      ▶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十一:“良辰在何许?凝霜霑衣襟。”

  • 不归

    读音:bù guī

    繁体字:不歸

    意思:(不归,不归)

     1.不返家。
      ▶《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清·蒲松龄《司文郎》:“又闻次年再行乡试,遂不归,止而受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