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周少隐实录院对竹三首》 湖海固应聊尔耳,伫看丹诏下公朝。

湖海固应聊尔耳,伫看丹诏下公朝。

意思:湖海本来应该依靠你的耳朵,期待着看丹下诏朝廷。

出自作者[宋]王之道的《和周少隐实录院对竹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积极向上的,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国家繁荣的祝愿。 首句“窗寒疏竹共萧骚,可笑圆荷着露凋。”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窗外的竹子与寒风共舞,而荷叶上的露水在晨光中滑落,象征着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凋零。这种描绘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凉而又不失坚韧的基调。 “实录成书辉日月,奉常新乐奏咸韶。”这两句诗赞美了知识的力量,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写出光照日月的书籍,创作出新的音乐,赞美生活。 “佳篇千里来青琐,好梦连宵到绮寮。”这里用“佳篇千里”来赞美自己的作品能够流传千里,用“好梦连宵”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湖海固应聊尔耳,伫看丹诏下公朝。”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胸怀和抱负。他虽然现在只是湖海之士,但他的志向远大,期待着皇帝的诏书下到朝廷,表达了他的远大理想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知识的热爱,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国家繁荣的祝愿。它展示了诗人的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窗寒疏竹共萧骚,可笑圆荷着露凋。
实录成书辉日月,奉常新乐奏咸韶。
佳篇千里来青琐,好梦连宵到绮寮。
湖海固应聊尔耳,伫看丹诏下公朝。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尔耳

    读音:ěr ěr

    繁体字:爾耳

    解释:〈书〉如此罢了;如此而已不过~ㄧ聊复~。

    造句:

  • 公朝

    读音:gōng cháo

    繁体字:公朝

    意思:古代官吏在朝廷的治事之所,借指朝廷。
      ▶《庄子•达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
      ▶成玄英疏:“既无意于公私,岂有怀于朝廷哉。”
      ▶《南齐

  • 湖海

    读音:hú hǎi

    繁体字:湖海

    意思:
     1.湖泊与海洋。
      ▶《南齐书•王敬则传》:“会土边带湖海,民丁无士庶皆保塘役。”
      ▶唐·韦应物《登重玄寺阁》诗:“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
     

  • 聊尔

    读音:liáo ěr

    繁体字:聊爾

    意思:(聊尔,聊尔)
    姑且;暂且。
      ▶《宋书•王景文传》:“此选大备,与公卿畴怀,非聊尔也。”
      ▶宋·杨万里《多稼亭前黄菊》诗:“持以寿君子,聊尔慰孤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