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春归 元和十一年三月三十日作。》 帝城送春犹怏怏,天涯送春能不加惆怅?

帝城送春犹怏怏,天涯送春能不加惆怅?

意思:黄帝城送春还闷闷不乐,天涯送春能不加惆怅?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送春归 元和十一年三月三十日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人情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杏园的花飞,御沟的绿水,曲江的送别,杜鹃花落,子规的啼叫,这些都是春天的象征。作者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和感慨。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作者在送别春天时感到惆怅,但同时也提醒自己不要过于伤感,因为人生中的变化和离别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作者在送别春天时,想到了自己已经离开了五年,五年间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友情依然不变。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再次回到浔阳,再次送别春天,再次与友人相见。这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最后,整首诗的语言流畅,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让人感受到了作者的人情之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送春归,三月尽日日暮时。
去年杏园花飞御沟绿,何处送春曲江曲。
今年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西江西。
帝城送春犹怏怏,天涯送春能不加惆怅?
莫惆怅,送春人。
冗员无替五年罢,应须准拟再送浔阳春。
五年炎凉凡十变,又知此身健不健?
好去今年江上春,明年未死还相见。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帝城

    读音:dì chéng

    繁体字:帝城

    意思:京都;皇城。
      ▶《汉书•陈咸传》:“即蒙子公力,得入帝城,死不恨。”
      ▶唐·王维《奉和圣制春望之作应制》:“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明·陈束

  • 怏怏

    读音:yàng yàng

    繁体字:怏怏

    英语:disgruntled; sullen

    意思:不服气或闷闷不乐的神情。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唐

  • 惆怅

    读音:chóu chàng

    繁体字:惆悵

    短语:迷惘 怅然 怅

    英语:disconsolate

    意思:(惆怅,惆怅)

     1.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 送春

    引用解释

    1.送别春天。 唐 白居易 《送春归》诗:“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 西江 西。” 清 周亮工 《白樱桃》诗之二:“岭外麦英雪是肤,送春新脱紫霞襦。”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2.旧时立春日的一种风俗。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山东·惠民县之岁时》:“立春日,官吏各执彩仗……制

  • 不加

    读音:bù jiā

    繁体字:不加

    意思:
     1.不能超过。
      ▶三国·魏·嵇康《明胆论》:“敬览来论,可谓诲亦不加者矣。”
     
     2.不能支撑。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纵聪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