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徼稽天讨,周京乱虏尘。
意思:越过边界稽天讨,周京城乱虏尘。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谢文靖墓下作(时闽岭用师,契丹陷梁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深情的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荡、民生凋敝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首句“越徼稽天讨,周京乱虏尘”描绘了当时动荡的时局,好像天庭在处理讨伐叛逆的事情时,人间却如同被战火蹂躏的周朝一样混乱不堪。越徼指的是越地边境,暗示了战乱的边境。这里作者用“天讨”一词,表达了对朝廷无力平定叛乱,只能眼看着边境战火纷飞的无奈和忧虑。而“周京乱虏尘”则是对中原地区战火纷飞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荡的深深忧虑。
“苍生何可奈,江表更无人”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和对人心的失望。百姓在战乱中无可奈何,而江左地区也再无能人出现,作者对无人能挽救国家于水火的人心感到深深的失望。
“岂惮寻荒垄,犹思认后身”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迷茫。即使要到荒芜的墓地寻找亲人的痕迹,也仍然希望能认出后身的来处。这里的“荒垄”指的是坟墓,是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而“认后身”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即使现在身处异乡,也仍然期待着有一天能回到故乡。
“春风白杨里,独步泪沾巾”是对全诗的总结,作者在春风中独自漫步,白杨树在风中摇曳,而作者却泪流满面。这不仅是对故乡的思念,也是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的流露。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荡、民生凋敝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内心独白,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的忧虑和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