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菊潭赋小窗睡香次韵》 兀兀蒲团万虑除,定回寒月满康庐。

兀兀蒲团万虑除,定回寒月满康庐。

意思:兀兀蒲团万虑除,确定回寒月满康庐。

出自作者[宋]施枢的《菊潭赋小窗睡香次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兀兀蒲团万虑除,定回寒月满康庐。
幽香自有禅心会,春不相知亦任渠。》是关于一位禅师在夜晚禅定的情景。诗中描绘了他在蒲团上冥思,排除万虑,月亮升起,寒意退去,他沉浸在禅定的世界中。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香的领悟,以及他对春天的态度。 首句“兀兀蒲团万虑除”中,“兀兀”形容坐禅时心境虚无,蒲团是坐禅的器具,而“万虑除”则描绘了禅师排除杂念,专注于禅定的状态。 “定回寒月满康庐。”一句中,“定”指禅定,“寒月”则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清冷,“满康庐”则描绘了月亮升起,月光洒满禅房的景象。 “幽香自有禅心会”一句中,“幽香”描绘了自然之香,而“禅心会”则表达了禅师对自然的领悟和理解。 最后,“春不相知亦任渠。”一句中,“春”象征生机和万物复苏,“不相知”则表达了禅师对春天的无求无欲,任由其自然发展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在夜晚禅定的情景,通过描绘月光、自然之香以及他对春天的态度,表达了禅师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理解。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兀兀蒲团万虑除,定回寒月满康庐。
幽香自有禅心会,春不相知亦任渠。

关键词解释

  • 蒲团

    读音:pú tuán

    繁体字:蒲團

    英语:futon

    意思:(蒲团,蒲团)
    用蒲草编成的圆形垫子。多为僧人坐禅和跪拜时所用。
      ▶唐·欧阳詹《永安寺照上人房》诗:“草席蒲团不扫尘,松间石

  • 寒月

    读音:hán yuè

    繁体字:寒月

    意思:
     1.清冷的月亮。亦指清寒的月光。
      ▶唐·李白《望月有怀》诗:“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元·吴澄《送国子伴读倪行简赴京》诗:“不怕狂风妨去鹢,偏愁寒月照

  • 兀兀

    解释

    兀兀 wùwù

    (1) [motionless]∶不动的样子

    他兀兀地看看我

    (2) [diligent]∶勤奋刻苦的样子

    (3) [dazed]∶昏沉的样子

    引用解

  • 万虑

    读音:wàn lǜ

    繁体字:萬慮

    意思:(万虑,万虑)

     1.反覆思考。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魏文下诏,辞义多伟,至于‘作威作福’,其万虑之一蔽乎!”
     
     2.思绪万端

  • 月满

    读音:yuè mǎn

    繁体字:月滿

    意思:(月满,月满)

     1.月圆。
      ▶《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
      ▶《后汉书•丁鸿传》:“闲者月满先节,过望不亏,此臣骄溢背君,专功独行也。”

  • 康庐

    读音:kāng lú

    繁体字:康廬

    意思:(康庐,康庐)
    宋时庐山的别称。
      ▶宋·辛弃疾《贺新郎•题傅岩叟悠然阁亭》词:“是中不减康庐秀。倩西风,为君唤起,翁能来否?”邓广铭笺注:“盖庐山亦名匡山,亦称匡庐,宋人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