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王郎中妓席五咏·筝》 秦声楚调怨无穷,陇水胡笳咽复通。

秦声楚调怨无穷,陇水胡笳咽复通。

意思:秦声楚调怨无穷,陇水胡笳咽再通。

出自作者[唐]顾况的《王郎中妓席五咏·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秦声楚调、陇水胡笳等元素,描绘出一种哀怨、悲凉的气氛,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首句“秦声楚调怨无穷”中,“秦声”和“楚调”分别指秦地的音乐和楚地的音乐,这两种音乐各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表达。在这里,诗人将它们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混合的音乐,给人以无尽的怨恨之感。这种音乐可能代表着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忧愁,无法得到释放和排遣。 “陇水胡笳咽复通”一句中,“陇水”指的是陇山一带的河流,通常用来形容凄凉、悲壮的情境。“胡笳”则是西北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能够吹奏出悲凉的声音。这里形容胡笳的声音与陇水的声响交织在一起,更加渲染出一种悲苦的情绪。 “莫遣黄莺花里啭,参差撩乱妒春风”两句,诗人以黄莺的鸣啭来比喻美好的春天,但“莫遣”一词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事物的怜惜之情。因为黄莺的参差撩乱的叫声可能会破坏春天的宁静和美好,象征着诗人担心美好的事物会被自己内心的忧愁所破坏。 整首诗以音乐和自然元素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忧愁,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诗中的意象鲜明,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秦声楚调怨无穷,陇水胡笳咽复通。
莫遣黄莺花里啭,参差撩乱妒春风。
·106·
作者介绍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关键词解释

  • 胡笳

    读音:hú jiā

    繁体字:衚笳

    英语:hu-chia [Mongolian reed whistle]

    意思: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乐器,传说由汉·张骞从西域传入,汉·魏鼓吹乐中常用之。
      ▶汉

  • 陇水

    读音:lǒng shuǐ

    繁体字:隴水

    意思:(陇水,陇水)
    河流名。源出陇山,因名。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一》:“渭水又东与新阳·崖水合,即陇水也。东北出陇山,其水西流。”
      ▶唐·李白《秋浦歌

  • 秦声

    读音:qín shēng

    繁体字:秦聲

    意思:(秦声,秦声)
    秦地的音乐。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

  • 楚调

    读音:chǔ diào

    繁体字:楚調

    意思:(楚调,楚调)
    楚地的曲调。常与吴弦、燕歌对举。后为乐府相和调之一。
      ▶唐·陶翰《燕歌行》:“请君留楚调,听我吟燕歌。”
      ▶唐·白居易《醉别程秀才》诗:“吴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