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风三首》 秋风萧萧洛川渡,水碧沙寒飞白鹭。

秋风萧萧洛川渡,水碧沙寒飞白鹭。

意思:秋风萧萧洛川渡,水晶石沙寒飞白鹭。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秋风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洛川渡的秋景和山民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句“秋风萧萧洛川渡,水碧沙寒飞白鹭”描绘了秋风萧瑟、河水碧绿的景象,以及飞行的白鹭。萧萧秋风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而河水碧绿则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这也为后面的叙述奠定了基础。 “波头伐木欲成梁,落日樵苏下山去”描绘了山民为了生活而努力工作的场景。他们砍伐树木,希望能制成梁材,而在落日的余晖中,他们带着一天的收获下山回家。这一句生动地表现了山民的艰辛和生活的艰难。 “山头九月雪一尺,山民燃薪当襦胯”进一步描述了山民的生活状况。在山头,九月的严寒已经使山上的树木结满了冰花,山民们只好以柴薪当衣服来取暖。这一句深刻地揭示了山民生活的困苦。 “石田收薄妇子饥,岁晚苦寒安可度”是对整个社会现实的批判。石田是贫瘠的田地,收成微薄,孩子们因为饥饿而啼哭,而岁末严寒,这样的生活如何度过?这一句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贫困的深深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洛川渡的秋景和山民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诗中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风萧萧洛川渡,水碧沙寒飞白鹭。
波头伐木欲成梁,落日樵苏下山去。
山头九月雪一尺,山民燃薪当襦胯。
石田收薄妇子饥,岁晚苦寒安可度。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洛川

    读音:luò chuān

    繁体字:洛川

    意思:洛水。即今河南省·洛河。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容与乎阳林,流沔乎洛川。”
      ▶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之四:“日夕登城隅,周迴视洛川。”
      ▶唐·

  • 水碧

    读音:shuǐ bì

    繁体字:水碧

    意思:玉之一种。系水晶一类的矿物,又名碧玉。
      ▶《山海经•东山经》:“耿山无草木,多水碧。”
      ▶郭璞注:“亦水玉类。”
      ▶唐·李贺《老夫采玉歌》:“採玉採玉须水碧

  • 白鹭

    读音:bái lù

    繁体字:白鷺

    短语:鹭鸶 鹭

    英语:egret

    详细释义:动物名。鸟纲鹳鹭目。羽毛纯白,只有嘴与脚呈黑色,夏季头顶处生纯白色长毛。以水中的

  • 秋风

    读音:qiū fēng

    繁体字:秋風

    英语:autumn wind

    意思:(秋风,秋风)

     1.秋季的风。
      ▶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萧萧

    读音:xiāo xiāo

    繁体字:蕭蕭

    短语:簌簌

    英语:rustle

    意思:(萧萧,萧萧)

     1.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

  • 碧沙

    读音:bì shā

    繁体字:碧沙

    意思:
     1.绿色的沙粒。
      ▶唐·曹唐《刘阮洞中遇仙子》诗:“碧沙洞里干坤别,红树枝前日月长。”
     
     2.绿色的沙滩。
      ▶南朝·宋·谢灵运《行田登海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