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曹承制知永康军》 既避沫水害,又以溉田亩。

既避沫水害,又以溉田亩。

意思:既然避沫水损害,又因灌溉田地。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曹承制知永康军》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古代水利工程的一首诗,通过对该水利工程的描绘和评价,表达了对古代人民智慧和努力的赞美之情。 首句“铁骢黄金羁,年少蜀城守”描绘了水利工程的守护者,他们年轻有为,骑着装饰华丽的马匹,担任着守护和修缮水利工程的任务。 “蜀城临古江,正在离岸口”描绘了水利工程的位置,它位于蜀城的靠近江岸的口子上,与城市和江水紧密相连。 “离岸李凉凿,其利实不久”描述了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它不仅避开了沫水的危害,还能灌溉农田,给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大此百民宜,遗祠奉牲酒”表达了这项水利工程对广大百姓的适宜性,他们为这项工程设立了祠堂,供奉着神灵,并献上牲口和酒水,表达对它的敬仰和感激。 “行当谨厥事,无乃为政首”是对水利工程的维护和管理者的期望,他们应该谨慎地处理此事,不要忘记这是为政之首要任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水利工程的描绘和评价,表达了对古代人民智慧和努力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提醒人们要重视水利,维护好这些造福百姓的工程。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铁骢黄金羁,年少蜀城守。
蜀城临古江,正在离岸口。
离岸李凉凿,其利实不久。
既避沫水害,又以溉田亩。
大此百民宜,遗祠奉牲酒。
行当谨厥事,无乃为政首。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田亩

    读音:tián mǔ

    繁体字:田畝

    意思:(田亩,田亩)

     1.田地。
      ▶《书•盘庚上》:“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
      ▶《东观汉记•郭丹传》:“郭丹为三公,典牧州郡,田亩

  • 水害

    读音:shuǐ hài

    繁体字:水害

    意思:水之祸害;水灾。
      ▶《管子•度地》:“桓公曰:‘愿闻水害。’”唐·元稹《沂国公魏博德政碑》:“滑以水害闻于朝,请移河于卫之四十里。”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十三:“

  • 沫水

    读音:mò shuǐ

    繁体字:沫水

    意思:古水名。即今四川省·大渡河。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沫水》:“沫水出广柔徼外,东南过旄牛县北,又东至越嶲·灵道县出蒙山南,东北与青衣水合,东入于江。”
      ▶郭沫若《李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