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与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归》 凄风瑟缩经纟玄柱,香雾凄迷着髻鬟。

凄风瑟缩经纟玄柱,香雾凄迷着髻鬟。

意思:凄风蜷缩一弦柱,凄迷着髻鬟香雾。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与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归》

全文赏析

这首诗《娟娟云月稍侵轩,潋潋星河半隐山。鱼钥未收清夜永,凤箫犹在翠微间。》是一首描绘夜晚美景的诗,通过对云月、星河、鱼钥、凤箫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首句“娟娟云月稍侵轩,潋潋星河半隐山。”描绘了云月渐近,星光闪烁的夜景。诗人用“娟娟”形容云月柔和的美态,“稍侵轩”则描绘了月光的洒落,逐渐侵入了屋檐。而“潋潋”则形容星河的闪烁,半隐于山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夜色。 “鱼钥未收清夜永,凤箫犹在翠微间。”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和谐。鱼钥和凤箫都是古代的乐器,这里用来形容夜晚的静寂,仿佛鱼钥还未收起,清夜永无尽头。而凤箫之声犹在翠微间,更增添了夜的幽深之美。 “凄风瑟缩经纟玄柱,香雾凄迷着髻鬟。”两句诗描绘了夜风凄冷,吹动了玄柱(玄柱一般指琴柱或经纬柱,这里可能指其它悬挂的柱子);香雾凄迷,笼罩着妇女的发髻。这两句诗以动衬静,进一步突出了夜晚的宁静。 最后,“共喜使君能鼓乐,万人争看火城还。”描绘了人们欢喜城主能够举办音乐会,万人争相观看火炬撤离的盛况。这两句诗表达了人们对夜晚音乐会的欢喜以及对城市恢复安宁的庆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人们对生活的喜悦和庆贺,体现了人们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娟娟云月稍侵轩,潋潋星河半隐山。
鱼钥未收清夜永,凤箫犹在翠微间。
凄风瑟缩经纟玄柱,香雾凄迷着髻鬟。
共喜使君能鼓乐,万人争看火城还。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瑟缩

    读音:sè suō

    繁体字:瑟縮

    英语:curl up with cold

    意思:(瑟缩,瑟缩)

     1.收缩;蜷缩。
      ▶《吕氏春秋•古乐》:“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

  • 凄迷

    读音:qī mí

    繁体字:凄迷

    英语:dreary and hazy

    意思:(参见悽迷,凄迷)

     1.形容景物凄凉迷茫。
      ▶宋·陆游《日暮》诗:“庙堧荒寂新犁地,堤草凄迷旧烧

  • 凄风

    读音:qī fēng

    繁体字:凄風

    意思:(凄风,凄风)

     1.寒风。
      ▶《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杜预注:“凄,寒也。”
      ▶《后汉书•寇荣传》:“臣奔走以来

  • 香雾

    读音:xiāng wù

    繁体字:香霧

    意思:(香雾,香雾)

     1.香气。
      ▶南朝·梁·刘孝标《送橘启》:“南中橙甘,青鸟所食。始霜之旦,采之风味照座,噼之香雾噀人。”
      ▶明·张月坞《一封书•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