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借景亭》 当官借景不伤民,恰似凿池取明月。

当官借景不伤民,恰似凿池取明月。

意思:当官员借景不伤害百姓,就好像凿池把明月。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借景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青神县中的两位官员的赞扬和敬仰。诗中描绘了两位官员的清廉形象,他们关心百姓,为民着想,尽力减少对百姓的负担。 首句“青神县中得两张”,诗人以轻松的笔触描述了两位官员的到来,就像得到了两张宝贵的牌,给青神县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爱民财力惟恐伤”表达了官员们对百姓的深深关爱,他们小心翼翼地使用财力,以免对百姓造成伤害。这体现了他们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 “二公身安民乃乐”进一步描绘了官员们的形象,他们自身安稳,百姓便能安心,这是一种互为依托,互为依靠的关系。 “竹铺不涴吴绫袜,东西开轩荫清樾。”描绘了官员们的生活细节,他们不使用奢华的物品,只用简单的竹铺。东西开轩,让清凉的树荫洒下,表现出他们的简朴和清廉。 “当官借景不伤民,恰似凿池取明月。”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表达了官员们处理政务的原则:借自然之景,而不增加百姓负担。这就像是从池塘中取出明月,既照亮了道路,又不伤及池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青神县中的两位官员,展现了他们的清廉形象和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高度赞扬和敬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青神县中得两张,爱民财力惟恐伤。
二公身安民乃乐,劝葺城头五月凉。
竹铺不涴吴绫袜,东西开轩荫清樾。
当官借景不伤民,恰似凿池取明月。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借景

    读音:jiè jǐng

    词语解释

    ⒈  园林艺术中指借取园外之景或使园内各风景点互相衬托,联成一体。

  • 恰似

    读音:qià sì

    繁体字:恰似

    英语:just like; exactly like

    意思:犹恰如。
      ▶唐·李白《襄阳歌》:“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酽醅。”
      ▶南唐·李煜《虞

  • 当官

    读音:dāng guān

    繁体字:噹官

    英语:be an official

    意思:(当官,当官)
    I

     1.担任官职。
       ▶《左传•文公十年》:“当官而行,何彊之有?

  • 明月

    读音:míng yuè

    繁体字:明月

    英语:bright moon

    意思:
     1.光明的月亮。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张若虚《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