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东海韵》 尽卷疏帘通水气,静听密罟得鱼声。

尽卷疏帘通水气,静听密罟得鱼声。

意思:全卷疏通水气帘,静静地听密网到鱼的声音。

出自作者[宋]陈宓的《和东海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炎空欲暮赤云横》是一首描绘夏日傍晚时分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期待。 首句“炎空欲暮赤云横”,描绘了炎热的夏日天空,即将落幕的景象,红云满天,给人一种热烈而又宁静的感觉。这句诗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夏日傍晚画面,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热气腾腾的空气和红云满天的壮丽景象。 “何日秋风可抗衡”一句,诗人借秋风来表达对清凉的期待,暗含了对当前炎热天气的不满和渴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渴望,也体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和期待。 接下来的诗句“尽卷疏帘通水气,静听密罟得鱼声”,描绘了诗人卷起窗帘,让凉爽的水气流入室内,安静地听着水中渔民捕鱼的声音。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和宁静,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山开旷野天全见,人倚平栏夜自明”描绘了开阔的田野上,山峦打开,使得天空完全显现,人们倚靠在栏杆上欣赏这美丽的夜景。这两句诗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视野之开阔,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陶醉。 最后两句“衙鼓三通归路近,歌眠犹念竹阴清”则表达了诗人在衙鼓三响之后即将结束闲适的生活,准备归家,但是在歌声中仍不忘那片清凉的竹林。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留恋和对自然的感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夏日傍晚美丽景象和诗人内心情感的作品,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欣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炎空欲暮赤云横,何日秋风可抗衡。
尽卷疏帘通水气,静听密罟得鱼声。
山开旷野天全见,人倚平栏夜自明。
衙鼓三通归路近,歌眠犹念竹阴清。

关键词解释

  • 通水

    读音:tōng shuǐ

    繁体字:通水

    意思:
     1.疏通水道。
      ▶宋·苏轼《策断三》:“而阖庐、夫差又逞其无厌之求,开沟通水,与齐·晋争强。”
      ▶宋·苏辙《子瞻喜雨亭北隋仁寿宫中怪石》诗:“累石作臺秋

  • 静听

    读音:jìng tīng

    繁体字:靜聽

    英语:oyez

    意思:(静听,静听)
    仔细地听。
      ▶晋·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
      ▶唐·刘长卿《听弹

  • 疏帘

    读音:shū lián

    繁体字:疏簾

    意思:(疏帘,疏帘)
    指稀疏的竹织窗帘。
      ▶宋·张耒《夏日》诗之一:“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清·蒋溥《桐花歌》:“疏帘一幅潇湘雨,老莺作歌雏燕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