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兴果上人殁时题此诀别兼简二林僧社》 本结菩提香火社,为嫌烦恼电泡身。

本结菩提香火社,为嫌烦恼电泡身。

意思:本结菩提香火社,可能是烦恼电泡身。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兴果上人殁时题此诀别兼简二林僧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一种对人生观和修行态度的独特理解。 首句“本结菩提香火社”,描绘了一个人(可能是诗人自己)决定进入佛教的香火社,也就是开始修行佛法,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象征着一种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探索。 “为嫌烦恼电泡身”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厌倦,把身体比作电泡,短暂而虚无,渴望摆脱烦恼,追求永恒。 “不须惆怅从师去,先请西方作主人”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决心和乐观态度。他不悲伤离开老师,而是主动去西方做主人,也就是追求极乐世界,追求永恒的解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对烦恼的厌倦,以及对修行的决心和乐观态度的独特理解。它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解脱的渴望。这种态度也反映了佛教的智慧,即通过修行来超越生死、烦恼,达到心灵的平静和智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本结菩提香火社,为嫌烦恼电泡身。
不须惆怅从师去,先请西方作主人。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香火

    读音:xiāng huǒ

    繁体字:香火

    短语:水陆

    英语:burning incense

    意思:
     1.香烛;香和灯火。
      ▶《晋书•艺术传•单道开》:“陈郡·

  • 菩提

    读音:pú tí

    繁体字:菩提

    英语:bodhi

    意思:
     1.佛教名词。梵文Bodhi的音译。意译“觉”、“智”、“道”等。佛教用以指豁然彻悟的境界,又指觉悟的智慧和觉悟的途径。
      ▶

  • 烦恼

    读音:fán nǎo

    繁体字:煩惱

    短语:愤懑 堵 坐卧不安 抑郁 闷 烦 苦闷 苦于 憋气 沉闷 窝囊 心烦 不快 沉郁 憋

    英语:vexation

    意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