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王员外雨后登开元寺南楼,因酬晖上人独坐》 岩庭交杂树,石濑泻鸣泉。

岩庭交杂树,石濑泻鸣泉。

意思:岩石庭院交杂树,石濑泻鸣泉。

出自作者[唐]陈子昂的《同王员外雨后登开元寺南楼,因酬晖上人独坐》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禅意为主题,描绘了作者在山林中修行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钟梵经行罢,香林坐入禅”,描绘了作者在寺庙中修行完毕,坐在香林中的场景。这里的“钟梵经”指的是寺庙的钟声和梵音,象征着佛家的修行和信仰;“坐入禅”则表明了作者已经进入了禅定的状态。 “岩庭交杂树,石濑泻鸣泉”两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色,山石之间,树木交错,流水从石滩上泻下,发出清脆的响声。这些自然景色与寺庙的静谧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禅定的氛围。 “水月心方寂,云霞思独玄”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水月是指水中月影,云霞是指天边的云彩,这里象征着作者内心的空灵和沉思。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禅定中,内心逐渐平静,仿佛与水中的月影、天边的云霞融为一体,进入了一种深奥的思考状态。 最后,“宁知人世里,疲病得攀缘”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看法。虽然作者在寺庙中修行,但并不意味着他完全脱离了人世。相反,他认识到即使身体疲惫有病,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也是他修行的一部分。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修行的执着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禅意为主题,通过描绘作者在山林中修行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平静、思考和执着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钟梵经行罢,香林坐入禅。
岩庭交杂树,石濑泻鸣泉。
水月心方寂,云霞思独玄。
宁知人世里,疲病得攀缘。
作者介绍 陈子昂简介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关键词解释

  • 鸣泉

    读音:míng quán

    繁体字:鳴泉

    意思:(鸣泉,鸣泉)

     1.淙淙鸣响的泉水。
      ▶唐·张鷟《游仙窟》:“激石鸣泉,疏巖凿磴。”
     
     2.使泉水淙淙鸣响。
      ▶唐·李峤《楚

  • 交杂

    读音:jiāo zá

    繁体字:交雜

    意思:(交杂,交杂)

     1.错杂,混杂。
      ▶唐·刘知几《史通•列传》:“项纪则上下同载,君臣交杂。”
     
     2.犹交加,交集。
      ▶元·白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