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菊花新·欲掩香帏论缱绻》 催促少年郎,先去睡、鸳衾图暖。

催促少年郎,先去睡、鸳衾图暖。

意思:催促少年郎,先去睡、鸳被图暖。

出自作者[宋]柳永的《菊花新·欲掩香帏论缱绻》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情意绵绵的情诗,充满了柔情蜜意和深深的爱情。 首先,诗的开头,“欲掩香帏论缱绻。先敛双蛾愁夜短。”描绘了女子的情感状态,她想要隐藏起香帏,想要与情人谈论缱绻之事,但同时又愁夜太短,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矛盾的情感状态,既体现了她的渴望,又体现了她的焦虑,使她的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催促少年郎,先去睡、鸳衾图暖。”这句话中,女子催促少年郎早早入睡,希望在温暖的鸳鸯被中尽情缱绻。这里,女子表现出了她的体贴和温柔,同时也体现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渴望。 “须臾放了残针线。”这句诗描绘了女子的忙碌生活与爱情之间的矛盾。她虽然爱着少年郎,但仍然需要处理家务,这使得她无法全心投入爱情。然而,她仍然愿意为了爱情放下手中的工作,这表现出她的牺牲和奉献精神。 “脱罗裳、恣情无限。”这句诗描绘了女子在爱情中的自由和快乐。她脱下了罗裳,尽情享受爱情的无限乐趣。这不仅表现了她的热情和开放,也表现了她的自信和独立。 最后,“留取帐前灯,时时待、看伊娇面。”这句诗描绘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和期待。她留取帐前灯,时刻等待少年郎醒来,看他的娇美面容。这表现出她的痴情和温柔,同时也体现了她的浪漫和感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柔情蜜意和深深的爱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和爱情观。它是一首深情款款的情诗,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牺牲、奉献和执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欲掩香帏论缱绻。
先敛双蛾愁夜短。
催促少年郎,先去睡、鸳衾图暖。
须臾放了残针线。
脱罗裳、恣情无限。
留取帐前灯,时时待、看伊娇面。
作者介绍 柳永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解释

  • 催促

    读音:cuī cù

    繁体字:催促

    短语:催 促

    英语:urge

    意思:促使赶快行动;推动从速去做。
      ▶《后汉书•杨伦传》:“出为常山王傅,病不之官,诏书敕司隶催促发

  • 少年

    读音:shào nián

    繁体字:少年

    短语:未成年 苗 未成年人

    英语:juvenile

    意思:I
    不几年。
       ▶《后汉书•西南夷传•滇》:“初到郡,米

  • 鸳衾

    读音:yuān qīn

    繁体字:鴛衾

    意思:(鸳衾,鸳衾)

     1.绣有鸳鸯的被子。亦指夫妻共寝的被子。
      ▶唐·钱起《长信怨》诗:“鸳衾久别难为梦,凤管遥闻更起愁。”
      ▶唐·温庭筠《南歌子》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