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寺居》 梦境了知非有实,醉乡不入自常醒。

梦境了知非有实,醉乡不入自常醒。

意思:梦境了知道没有实际,醉乡不入自己常常醒。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寺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招提远占一牛鸣,阻绝干戈得暂经》是一首优美的五言古诗,表达了作者在远离尘嚣的寺庙中,暂时摆脱了战争的困扰,享受了一段宁静的时光。 首联“招提远占一牛鸣,阻绝干戈得暂经。”描绘了作者来到寺庙的情景,寺庙距离村庄有一段距离,只能听到牛的叫声,而干戈之声已被阻隔在外。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作者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 颔联“梦境了知非有实,醉乡不入自常醒。”表达了作者对梦境的看法。他意识到梦境并非真实的存在,因此他不会沉醉于醉乡中,而是保持清醒的状态。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即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虚幻的事物所迷惑。 颈联“楼台近水涵明鉴,草树连空写素屏。”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色。楼台近水,水面上倒映着楼台的影子,如同明镜一般;草树连空,仿佛把天空都写在了地上。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寺庙周围的美丽景色,让人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尾联“物象自堪供客眼,未须觅句户长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无需刻意寻找诗句来描述这种美景。这一联既是对前面描绘景色的总结,也是对整首诗的升华,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寺庙中的宁静生活和周围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招提远占一牛鸣,阻绝干戈得暂经。
梦境了知非有实,醉乡不入自常醒。
楼台近水涵明鉴,草树连空写素屏。
物象自堪供客眼,未须觅句户长扃。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醉乡

    读音:zuì xiāng

    繁体字:醉鄉

    英语:drunken stupor

    意思:(醉乡,醉乡)
    指醉酒后神志不清的境界。
      ▶唐·王绩《醉乡记》:“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

  • 梦境

    读音:mèng jìng

    繁体字:夢境

    英语:dreamland

    意思:(梦境,梦境)

     1.梦中经歷的情境。
      ▶宋·韩维《庵中睡起五颂寄海印》诗:“梦境觉来元一际,不劳脣齿

  • 了知

    读音:le zhī

    繁体字:了知

    意思:明知;领悟。
      ▶《宋书•殷琰传》:“伦等皆是足下腹心爪牙,所以携手相捨,非有怨恨也,了知事不可济,祸害已及故耳。”
      ▶《百喻经•三重楼喻》:“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