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 便思绝粒真无策,苦说归田似不情。

便思绝粒真无策,苦说归田似不情。

意思:就想绝食真没有办法,苦苦劝说回家似乎不情。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描述了作者在落第、贫困、衰老中挣扎的情景。 首联“南来不觉岁峥嵘,坐拨寒灰听雨声”,写作者在寒冬中听雨声,表达出一种孤寂和无奈的情感。颔联“遮眼文书元不读,伴人灯火亦多情”,写作者看书的时间之长,表达出一种无奈和无聊的情感。颈联“嗟予潦倒无归日,今蹉跎已半生”,表达出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自己过去生活的悔恨。 尾联“免使韩公悲世事,白头还对短灯檠”,借用韩愈的诗句,表达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人生的反思。 此外,诗中“梦断酒醒山雨绝,笑看饥鼠上灯檠”等句,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面对困境的勇气。整首诗通过对作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来不觉岁峥嵘,坐拨寒灰听雨声。
遮眼文书元不读,伴人灯火亦多情。
嗟予潦倒无归日,今蹉跎已半生。
免使韩公悲世事,白头还对短灯檠。
心衰面改瘦峥嵘,相见惟应识旧声。
永夜思家在何处,残年知汝远来情。
畏人默坐成痴钝,问旧惊呼半死生。
梦断酒醒山雨绝,笑看饥鼠上灯檠。
落第汝为中酒味,吟诗我作忍饥声。
便思绝粒真无策,苦说归田似不情。
腰下牛闲方解佩,洲中奴长足为生。
大弨一弛何缘彀,已觉翻翻不受檠。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绝粒

    读音:jué lì

    繁体字:絕粒

    英语:go without food; fast

    意思:(绝粒,绝粒)

     1.犹辟谷。道家以摒除火食、不进五谷求得延年益寿的修养术。
      ▶晋·

  • 归田

    读音:guī tián

    繁体字:歸田

    英语:resign from office and return home

    意思:(归田,归田)

     1.归还公田。
      ▶殷·周时平民二十岁

  • 真无

    读音:zhēn wú

    繁体字:真無

    意思:(真无,真无)
    佛教语,即空无。指事物的虚幻不实。
      ▶唐·王昌龄《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诗:“真无御化来,借有乘化归。”

    解释:

  • 不情

    读音:bù qíng

    繁体字:不情

    意思:
     1.不近人情;不合情理。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欲降心顺俗,则诡故不情。”
      ▶唐·刘禹锡《汴州刺史厅壁记》:“凡曲防苛禁不情乖体者,悉戋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