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士马后见赤松舒道士》 堰茗蒸红枣,看花似好时。

堰茗蒸红枣,看花似好时。

意思:堰蒸红枣茶,看花似乎好时。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士马后见赤松舒道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满眼尽疮痍,相逢相对悲。乱阶犹未已,一柱若为支。堰茗蒸红枣,看花似好时。不知今日后,吾道竟何之。》是一首描绘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困惑,以及对于未来道路选择的思考的诗。 首联“满眼尽疮痍,相逢相对悲。”描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悲伤。诗人通过“满眼尽疮痍”这一词组,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破坏和痛苦,使得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疮痍和伤痕。而“相逢相对悲”则表达了诗人与他人相遇时的悲伤和无奈,因为彼此都感受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悲伤。 颔联“乱阶犹未已,一柱若为支。”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无休止性。“乱阶”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混乱和无序,使得人们的生活无法安定下来。而“一柱若为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道路的困惑和无助。在战争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和未来都变得不确定和难以支撑。 颈联“堰茗蒸红枣,看花似好时。”描绘了战争间隙中的一些美好场景。诗人看到了茶叶的生长和红枣的蒸煮,这些景象给人带来了一些安慰和希望。同时,诗人也看到了花朵的美丽,似乎战争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摧毁这些美好的事物。 尾联“不知今日后,吾道竟何之。”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迷茫和困惑。诗人不知道在战争结束后,自己的道路应该如何选择。这既是对未来的迷茫,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探索。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困惑,以及对于未来道路选择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的探索。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满眼尽疮痍,相逢相对悲。
乱阶犹未已,一柱若为支。
堰茗蒸红枣,看花似好时。
不知今日后,吾道竟何之。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红枣

    读音:hóng zǎo

    繁体字:紅棗

    英语:red jujube

    意思:(红枣,红枣)
    鲜枣的干制品。大致分为大枣和小枣两类。皮色红艷,肉甜质糯,为我国传统的调理与滋补品。
      ▶前蜀·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