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书边袖石诗集后二首》 今日词臣须颇牧,古来蒙士出幽燕。

今日词臣须颇牧,古来蒙士出幽燕。

意思:今天我要很牧词,自古以来受人出幽燕。

出自作者[清]曾国藩的《书边袖石诗集后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镌章琢句寻常事,激烈心情约可怜》是一首对文学和政治生涯深入思考的诗。它描绘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在政治生涯中遇到的挑战和激情。 首联“镌章琢句寻常事,激烈心情约可怜”,诗人表达了文学创作对他来说是日常且重要的事务,但同时也揭示了他激烈的情感和投入。他以“寻常事”来形容文学创作,但同时也强调了其重要性,这体现了他的敬业精神和热爱。 颔联“今日词臣须颇牧,古来蒙士出幽燕”,诗人表达了他对当前政治环境的认识和期望。他以古代的贤臣比拟自己,期望自己能像颇牧一样在词臣之位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蒙士出幽燕的期待,即希望能在边疆地区有所作为。 颈联“杨家忠义存三疏,孙相威名在九边”,诗人借杨家和孙相的事迹来表达自己的忠诚和威望。他赞美了杨家三疏上书的忠诚,同时也赞扬了孙相在九边地区的威望和影响。 尾联“莫借文章追往哲,要凭肝胆报皇天”,诗人再次强调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他提醒自己不要只追求文学成就而忘记了对国家的责任,而是要以自己的忠诚和勇气来回报皇天。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和政治生涯的深入思考,以及对忠诚、勇气和责任的理解和追求。它是一首充满激情和责任感的诗,展示了诗人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镌章琢句寻常事,激烈心情约可怜。
今日词臣须颇牧,古来蒙士出幽燕。
杨家忠义存三疏,孙相威名在九边。
莫借文章追往哲,要凭肝胆报皇天。
作者介绍 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关键词解释

  • 蒙士

    读音:méng shì

    繁体字:蒙士

    意思:浅学无知之士。
      ▶《书•伊训》:“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训于蒙士。”
      ▶孔传:“蒙士,例谓下士。”
      ▶蔡沈集传:“童蒙始学之士,则详悉以是训之,欲其入官而知

  • 古来

    读音:gǔ lái

    繁体字:古來

    英语:old-time

    意思:(古来,古来)
    自古以来。
      ▶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古来此娱,书籍未见。”
      ▶唐·王翰《

  • 幽燕

    读音:yōu yàn

    繁体字:幽燕

    意思:古称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
      ▶唐以前属幽州,战国时属燕国,故名。
      ▶南朝·宋·颜延之《赭白马赋》:“旦刷幽·燕,昼秣荆·越。”
      ▶唐·杜甫《恨别》诗:“闻道

  • 今日

    读音:jīn rì

    繁体字:今日

    英语:today

    意思:
     1.本日;今天。
      ▶《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韩愈《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

  • 词臣

    读音:cí chén

    繁体字:詞臣

    意思:(词臣,词臣)
    旧指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之类。
      ▶唐·刘禹锡《江令宅》诗:“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
      ▶明徐光启《疏辩》:“以翰林而兼河南道,从来无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