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日寓直有怀参寥》 扪虱幽花欹露叶,岸巾高柳转风条。

扪虱幽花欹露叶,岸巾高柳转风条。

意思:虱子幽花倾斜露出叶,岸头巾高柳转风条。

出自作者[宋]秦观的《春日寓直有怀参寥》

全文赏析

这首诗《觚棱金篾自迢嶢,藏室春深更寂寥》是一首描绘诗人生活和思考的诗篇,它以金碧辉煌的宫廷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向往。 首句“觚棱金篾自迢嶢”,描绘了宫廷的巍峨景象,金丝编织的飞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如同天宫的琼楼玉宇,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这一句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即对华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藏室春深更寂寥”则表达了诗人对春深宫廷的寂寥之感。藏室,通常指古代的图书馆或收藏室,这里用来象征知识的殿堂。诗人在此感受到了春深时的静谧和空灵,这也许是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扪虱幽花欹露叶,岸巾高柳转风条”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场景。他坐在那里,摸着虱子,看着花叶在露水中倾斜,高柳在风中摇曳。这种生活场景充满了闲适和自在,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和从容。 “文书几上须髯变,鞍马尘中岁月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他看着桌上的文书,须髯在书香中变化,在马背上和尘土中度过的时间悄然流逝。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无奈,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珍视和感悟。 最后,“何日一筇江海上,与君徐步看生潮”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带着竹杖,去海上漫游,和友人慢慢地看潮起潮落。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知识、生活、时间、自由等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向往。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内涵的诗篇,读来令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觚棱金篾自迢嶢,藏室春深更寂寥。
扪虱幽花欹露叶,岸巾高柳转风条。
文书几上须髯变,鞍马尘中岁月销。
何日一筇江海上,与君徐步看生潮。
作者介绍 秦观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关键词解释

  • 扪虱

    引用解释

    1. 前秦 王猛 少年时很穷苦。 东晋 大将 桓温 兵进 关中 时,他去谒见,一面侃侃谈天下事,一面在扪虱,旁若无人。 桓温 见他不凡,问他:我奉天子之命讨逆,“而三 秦 豪杰未有至者何也”? 王猛 说:你不远数千里而来,但“ 长安 咫尺而不渡 灞水 ”,百姓还不知你到底要怎么样,所以不至。 桓温 无言以对。见

  • 风条

    读音:fēng tiáo

    繁体字:風條

    意思:(风条,风条)

     1.传说中的草名。
      ▶《山海经•中山经》:“有草焉,其状如蓍,赤叶,而本丛生,名曰风条,可以为簳。”一本作“夙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