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八月十三日会葬恪士西湖吉庆山》 悬泪三年成觅汝,犹及抚棺依佛所。

悬泪三年成觅汝,犹及抚棺依佛所。

意思:悬泪三年成找你,还和抚棺依照佛陀所。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八月十三日会葬恪士西湖吉庆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诗,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哀悼之情。 首联“悬泪三年成觅汝,犹及抚棺依佛所”,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逝去亲人留下的泪水已经干了三年,仿佛在寻找亲人,而诗人还可以在佛前抚摸棺木,寄托哀思。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颔联“须臾邪许响荒山,漆光摇摇湿寒雨”,诗人用荒山中的回声和漆光摇摇的景象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之情。 颈联“夙收灵气指埋骨,临穴四拥岩峦舞”,诗人用“夙收灵气”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赞美和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之情。四拥岩峦舞的景象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墓地的敬畏之情。 尾联“我老亦无世可托,偕亡羡此一抔土”,诗人用无托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生死问题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哀悼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生死问题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悬泪三年成觅汝,犹及抚棺依佛所。
须臾邪许响荒山,漆光摇摇湿寒雨。
夙收灵气指埋骨,临穴四拥岩峦舞。
我老亦无世可托,偕亡羡此一抔土。
月夜魂出唱新诗,草根和以虫声苦。
更待拱柏啼翠羽。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依佛

    读音:yī fó

    繁体字:依佛

    意思:皈依佛门。
      ▶唐·卢纶《送恒操上人归江外觐省》诗:“依佛不违亲,高堂与寺邻。”
      ▶唐·姚合《送文着上人游越》诗:“念我为官应易老,羡师依佛学无生。”

  • 年成

    读音:nián chéng

    繁体字:年成

    英语:year\'s harvest

    意思:
     1.谷物成熟。
      ▶《隋书•音乐志下》:“年成物阜,罢役息人。”
     
     2.指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