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杨彦极提刑二首》 南州处士蒙殊礼,魏府牙兵不更骄。

南州处士蒙殊礼,魏府牙兵不更骄。

意思:南州士人受到特殊的礼遇,魏府牙兵不再骄傲。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送杨彦极提刑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闽蜀相望万里遥》是一首描绘闽蜀两地相隔万里,但情谊却十分深厚的诗篇。诗人通过描绘当地士人和士兵之间的特殊关系,表达了对两地人民深厚情谊的赞美和敬意。 首联“闽蜀相望万里遥,敢图斗垒屈魁杓。”描绘了闽蜀两地的距离之远,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距离的感慨和无奈。斗垒是指边境上的军事设施,魁杓则是形容斗杓的魁梧高大。这里诗人用斗垒和魁杓来比喻闽蜀两地的壮丽景象和英勇的战士,表达了对两地人民的敬意。 颔联“南州处士蒙殊礼,魏府牙兵不更骄。”进一步描绘了当地士人和士兵之间的关系。南州士人被特殊礼遇,而魏府牙兵则不再骄傲。这里诗人用“蒙殊礼”来形容南州士人受到的特殊待遇,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用“不更骄”来形容魏府牙兵的转变,表达了对他们不再骄傲的赞扬。 颈联“邦伯如今安得结,国人它日会思侨。”诗人开始转向对未来的展望。邦伯是指地方官员,诗人希望他们能够与当地人民建立良好的关系;而国人则是指当地的百姓,诗人相信他们将来会怀念侨民的贡献。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当地人民和官员的期望和祝愿。 尾联“瓣香垂去犹精祷,果有甘霖溉旱苗。”最后,诗人再次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祈祷。虽然时间已经不多了,但人们仍然在虔诚地祈祷;如果真有甘霖降临,那么干旱的土地就会得到滋润。这里诗人用祈祷和甘霖来比喻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期待的诗篇。诗人通过描绘闽蜀两地人民之间的特殊关系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对两地人民的敬意和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闽蜀相望万里遥,敢图斗垒屈魁杓。
南州处士蒙殊礼,魏府牙兵不更骄。
邦伯如今安得结,国人它日会思侨。
瓣香垂去犹精祷,果有甘霖溉旱苗。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南州

    读音:nán zhōu

    繁体字:南州

    意思:
     1.泛指南方地区。
      ▶《楚辞•远游》:“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
      ▶姜亮夫校注:“南州犹南土也,此当指楚以南之地言。”
      ▶《晋书•羊祜

  • 处士

    读音:chǔ shì

    繁体字:處士

    英语:recluse

    意思:(处士,处士)

     1.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