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 北堂倚门望君忆,东归扇枕后秋色。

北堂倚门望君忆,东归扇枕后秋色。

意思:北堂倚门悬望思念你,东归扇枕后秋色。

出自作者[唐]岑参的《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希望。 首句“槐叶苍苍柳叶黄,秋高八月天欲霜。”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槐树叶子绿中带苍,柳树叶子已经变黄,而在高远的秋天,即将降临的霜冻。这句诗以视觉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 “青门百壶送韩侯,”这句诗描绘了送别的一幕,韩侯被送别,青门百壶酒被送出,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 “白云千里连嵩丘。”这句诗以白云和嵩丘(嵩山)为背景,表达了离别之人的思念之情,千里之外的白云,仿佛是连着嵩山的思念。 “北堂倚门望君忆,东归扇枕后秋色。”这两句诗描绘了母亲在北堂倚门望子归来的情景,而儿子在东归的路上,为母亲扇枕备睡。这句诗表达了深深的母子之情。 “洛阳才子能几人,明年桂枝是君得。”最后两句诗是对未来的希望和鼓励,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信心和对成功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离别、思乡和未来的希望,表达了深深的情感和期待。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非常有感染力的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槐叶苍苍柳叶黄,秋高八月天欲霜。
青门百壶送韩侯,白云千里连嵩丘。
北堂倚门望君忆,东归扇枕后秋色。
洛阳才子能几人,明年桂枝是君得。
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北堂

    读音:běi táng

    繁体字:北堂

    英语:mother

    意思:
     1.古代居室东房的后部。为妇女盥洗之所。
      ▶《仪礼•士昏礼》:“妇洗在北堂。”
      ▶郑玄注:“北堂,房中半

  • 秋色

    读音:qiū sè

    繁体字:秋色

    英语:autumn scenery

    意思:
     1.秋日的景色、气象。
      ▶北周·庾信《周骠骑大将军柴烈李夫人墓志铭》:“秋色悽怆,松声断绝,百年几何,归

  • 倚门

    读音:yǐ mén

    繁体字:倚門

    意思:(倚门,倚门)

     1.《战国策•齐策六》:“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后因以“倚门”或“倚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