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徐文渊登永州高山寺》 画图旧识高山寺,今在高山寺里行。

画图旧识高山寺,今在高山寺里行。

意思:图画旧相识高山寺,现在在高山寺里去。

出自作者[宋]徐照的《同徐文渊登永州高山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画图旧识高山寺,今在高山寺里行》是一首描绘高山寺美景,以及作者游览此地时的感受和思考的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高山寺的险峰、潇水、孤城、破屋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画图旧识高山寺,今在高山寺里行”通过对比画图与现实,以及作者亲身游览的高山寺,表达了作者对高山寺的向往和欣喜之情。这里的“画图”可能指的是过去对高山寺的描绘或记忆,而“今在高山寺里行”则表达了作者此刻身临其境的感受。 接下来,“千古险峰长自直”一句,描绘了高山寺所在的山峰的险峻和永恒,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而“一春潇水未曾清”则通过潇水这一元素,为画面增添了更多的人文气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潇水春色的欣赏。 在诗的中间部分,作者通过“孤城吹角寒猿应,破屋寻碑野鼠惊”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高山寺周围的景象,同时也传递出作者内心的孤独感和怀古情绪。这里的“吹角”和“野鼠惊”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天遣二人来远地,要将新景就诗名”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这次游览的期待和欣喜,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将通过这次游览,将新的景象写入诗中,为高山寺增添更多的诗意和魅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高山寺的美景和作者的内心世界。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思考,使整首诗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画图旧识高山寺,今在高山寺里行。
千古险峰长自直,一春潇水未曾清。
孤城吹角寒猿应,破屋寻碑野鼠惊。
天遣二人来远地,要将新景就诗名。

关键词解释

  • 高山

    读音:gāo shān

    繁体字:高山

    短语:峻 小山 山岳 岳

    英语:alpine

    意思: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
      ▶《荀子•劝学》:“故不

  • 旧识

    读音:jiù shí

    繁体字:舊識

    意思:(旧识,旧识)
    老相识;旧知。
      ▶南朝·陈徐陵《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昔缘王事,游践贵乡,日想山川,依然旧识。”
      ▶唐·元稹《春月》诗:“四邻非旧识,无

  • 画图

    读音:huà tú

    繁体字:畫圖

    短语:画 图 美工 图案 丹青 图腾

    英语:draw

    意思:(画图,画图)

     1.绘图。
      ▶《庄子•田子

  • 山寺

    读音:shān sì

    繁体字:山寺

    意思:山中寺院。
      ▶北周·庾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
      ▶唐·韦应物《游灵岩寺》诗:“始入松路永,独忻山寺幽。”
      ▶元·何中《南居

  • 里行

    读音:lǐ xíng

    繁体字:裏行

    意思:(里行,里行)
    官名。
      ▶唐置,宋因之。有监察御史里行、殿中里行等,皆非正官,也不规定员额。
      ▶唐·刘肃《大唐新语•举贤》:“初,周以布衣直门下省,太宗就命监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