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诸公登楼》 千家同霁色,一雁报寒声。

千家同霁色,一雁报寒声。

意思:千家同天气晴朗,一只大雁报告寒冷的声音。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同诸公登楼》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秋草为引子,通过描绘登楼客思、北望乡信、东游滞客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游子的同情。 首句“秋草行将暮,登楼客思惊”,诗人以秋草的衰黄、将暮的景象作为引子,为全诗定下了凄凉、哀婉的基调。登楼客思,引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千家同霁色,一雁报寒声。”这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千家皆因同霁色而喜悦,一雁的叫声则带来了寒意。这既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北望无乡信,东游滞客行。”诗人以“北望”和“东游”两个意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游子的同情。无乡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滞客行则表达了对游子遭遇困境的同情。 “今君佩铜墨,还有越乡情。”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祝愿。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像诗中所说的那样,带着铜墨(古代书写工具)回到越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 整首诗以秋草为引子,通过描绘登楼客思、北望乡信、东游滞客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游子的同情。诗中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草行将暮,登楼客思惊。
千家同霁色,一雁报寒声。
北望无乡信,东游滞客行。
今君佩铜墨,还有越乡情。
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霁色

    读音:jì sè

    繁体字:霽色

    英语:sky blue

    意思:(霁色,霁色)

     1.晴朗的天色。
      ▶唐·元稹《饮致用神麴酒三十韵》:“雪映烟光薄,霜涵霁色泠。”
      

  • 寒声

    读音:hán shēng

    繁体字:寒聲

    意思:(寒声,寒声)

     1.寒冬的声响,如风声、雨声、鸟鸣声等。
      ▶唐·朱邺《扶桑赋》:“巨影倒空而漠漠,寒声吹夜以颾颾。”
      ▶宋·杨万里《霰》诗:“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