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半醉》 西楼怅望芳菲节,处处斜阳草似苔。

西楼怅望芳菲节,处处斜阳草似苔。

意思:西楼怅望芳菲节,处处斜阳似青苔草。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半醉》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水、红颜、白发、壮心、云、雨、西楼等意象,描绘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首句“水向东流竟不回,红颜白发递相催”直接描绘了时间和人生的无情,流水不停向东流去,红颜和白发交替出现,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壮心暗逐高歌尽,往事空因半醉来。”这句诗表达了对于过去的追忆和感慨,心中的壮志在歌声中逐渐消逝,过去的经历在半醉中变得空洞。 “云护雁霜笼澹月,雨连莺晓落残梅。”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凄美的景色,云保护着雁阵,让淡淡的月光显得更加凄美,雨连续的下着,早晨的雨打落了残梅,更增添了几分凄凉。 “西楼怅望芳菲节,处处斜阳草似苔。”在西楼之上,诗人怅然望着这个芳菲的时节,到处是斜阳下的草地,就如同苔藓一般。这里再次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现在的孤独。 整首诗以优美的景色和意象,表达了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和现在的孤独。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水向东流竟不回,红颜白发递相催。
壮心暗逐高歌尽,往事空因半醉来。
云护雁霜笼澹月,雨连莺晓落残梅。
西楼怅望芳菲节,处处斜阳草似苔。
作者介绍 庾信简介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芳菲

    读音:fāng fēi

    繁体字:芳菲

    英语:fragrance

    意思:
     1.花草盛美。
      ▶南朝·陈·顾野王《阳春歌》:“春草正芳菲,重楼启曙扉。”
      ▶唐·韩愈《梁国惠康公

  • 斜阳

    读音:xié yáng

    繁体字:斜陽

    短语:残阳

    英语:setting sun

    意思:(斜阳,斜阳)
    傍晚西斜的太阳。
      ▶唐·赵嘏《东望》诗:“斜阳映阁山当寺

  • 怅望

    读音:chàng wàng

    繁体字:悵望

    意思:(怅望,怅望)
    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南朝·齐·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
      ▶唐·杜甫《咏怀古迹》之二:“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