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晓起》 绿草偏依水,青山半入楼。

绿草偏依水,青山半入楼。

意思:绿草偏依水,青山半入楼。

出自作者[明]谢榛的《晓起》

全文赏析

这首诗《晓起正科头,时闻花外鸠》是一首描绘春天早晨自然景色和诗人感受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首句“晓起正科头,时闻花外鸠”,诗人清晨起床,没有穿戴任何帽子首饰,表现出一种随性、闲适的态度。同时,窗外传来了布谷鸟的叫声,增添了春天的气息。 “出门疏雨歇,倚杖断云流”,诗人出门时,外面的雨已经停了,他拄着手杖,欣赏着云流动的景象。这两句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早晨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绿草偏依水,青山半入楼”,诗人看到的景象是绿草依偎着流水,青山的一部分耸立在楼前。这样的景色描绘,既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况逢春酒熟,不负嗣宗游”,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愿望。春天来了,酒也熟了,诗人感到无比欣喜,他希望能够像阮籍那样畅游自然,不负春光。这表现出诗人的闲适和乐观情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早晨自然景色和诗人感受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心情,同时也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晓起正科头,时闻花外鸠。
出门疏雨歇,倚杖断云流。
绿草偏依水,青山半入楼。
况逢春酒熟,不负嗣宗游。
作者介绍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

关键词解释

  • 青山

    读音:qīng shān

    繁体字:青山

    意思:
     1.青葱的山岭。
      ▶《管子•地员》:“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
      ▶唐徐凝《别白公》诗:“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
      ▶《四游记•玉

  • 绿草

    读音:拼音:lǜ cǎo

    绿草的解释

    绿油油的草,绿色的小草

    词语分解

    • 绿的解释 绿 (緑) ǜ 蓝和黄混合成的颜色,一般草和树叶呈现这种颜色:绿色。绿叶。绿灯。绿化。绿洲。绿茶。绿地。绿茸茸。绿水青山。
  • 山半

    读音:shān bàn

    繁体字:山半

    意思:山腰,。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三》:“唿山下人令上山半,与语溪中。”
      ▶唐·杜荀鹤《登山寺》诗:“山半一山寺,野人秋日登。”
      ▶何其芳《忆昔》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