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范蜀公挽词二首》 公在昭陵日,文章近赤墀。

公在昭陵日,文章近赤墀。

意思:您在昭陵天,文章近赤墀。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范蜀公挽词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哀思和对过去的怀念。首联“公在昭陵日,文章近赤墀。”展现了诗人对公在昭陵的时光的回忆,那里的文章和赤墀都让他难以忘怀。颔联“空嗟伏生老,不侍迩英帷。”中,诗人表达了对伏生老去的悲叹,同时也对自己的无法侍奉在近旁感到遗憾。 颈联“去国几三虎,闻韶待一夔。”中的“去国”二字,透露出诗人曾经的离别和流离,而“闻韶待一夔”则表现出他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尾联“谁言盖棺了,新乐锁蛛丝。”则以问句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公去世的哀痛和对新乐的思念,而“锁蛛丝”则形象地描绘了尘封的记忆。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公在昭陵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人生易老、时光易逝的感慨。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公深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公在昭陵日,文章近赤墀。
空嗟伏生老,不侍迩英帷。
去国几三虎,闻韶待一夔。
谁言盖棺了,新乐锁蛛丝。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昭陵

    读音:zhāo líng

    繁体字:昭陵

    英语:Tomb of Zhao Family

    意思:
     1.陵墓名。
      ▶唐太宗墓。在陕西省·礼泉县·九嵕山。利用山峰凿成。着名的昭陵六骏石刻,原

  • 文章

    读音:wén zhāng

    繁体字:文章

    短语:稿子 章

    英语:article

    意思:
     1.错杂的色彩或花纹。
      ▶《墨子•非乐上》:“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

  • 日文

    读音:拼音:rì wén 五笔:jjyy

    日文的解释

    词语分解

    • 日的解释 日 ì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日月星辰。日晷(?)(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
  • 赤墀

    读音:chì chí

    繁体字:赤墀

    意思:
     1.皇宫中的臺阶,因以赤色丹漆涂饰,故称。
      ▶《汉书•梅福传》:“故愿壹登文石之陛,涉赤墀之涂,当户牖之法坐,尽平生之愚虑。”
      ▶颜师古注引应劭曰:“以丹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