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吴静庵寒匏簃图》 光怪图书四壁闲,况接风流赵管间。

光怪图书四壁闲,况接风流赵管间。

意思:光怪图书四壁之间,更何况与风流趟管之间。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题吴静庵寒匏簃图》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个人情感的表达。 首句“阅世皇王去如矢,旧都犹未梦魂底”描绘了历史的流转,如同箭矢一般无法阻挡,而旧都的记忆仍然在梦魂之中萦绕,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故土的眷恋。 “九衢车马葬氛霾,谁解低眉映窗纸”一句,描绘了城市的繁华景象,但同时也带有一种迷茫和压抑的感觉,表达了对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情感。 “光怪图书四壁闲,况接风流赵管间”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和寂寥的感觉。 “如山忧患不到处,高致幽情独掩关”则表达了对于人生的豁达态度,即使有再多的忧患和困难,也有一种超脱和淡然的态度,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现实、知识、情感等多个层面,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于自我情感的独特表达。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阅世皇王去如矢,旧都犹未梦魂底。
九衢车马葬氛霾,谁解低眉映窗纸。
光怪图书四壁闲,况接风流赵管间。
如山忧患不到处,高致幽情独掩关。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四壁

    读音:sì bì

    繁体字:四壁

    英语:wall

    意思:
     1.四面墻壁。
      ▶《战国策•秦策二》:“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
      ▶唐·姚合《药堂》诗

  • 风流

    读音:fēng liú

    繁体字:風流

    短语:黄色 桃色 韵 色情 艳

    英语:dissolute

    意思:(风流,风流)

     1.风流动或流逝。
      

  • 图书

    读音:tú shū

    繁体字:圖書

    短语:篆 图章 印 玺 戳记 印信 印鉴 印章 章

    英语:books (in a library or bookstore)

    意思:

  • 光怪

    读音:guāng guài

    繁体字:光怪

    意思:
     1.神奇怪异的现象。
      ▶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一》:“﹝高祖﹞尝从王媪、武负贳酒,每饮醉,留寝其家,上尝见光怪,负等异之。”
      ▶《汉武故事》:“宣帝亲

  • 接风

    读音:jiē fēng

    繁体字:接風

    英语:give a dinner for a visitor from afar

    意思:(接风,接风)
    设宴款待远来或远归的人。
      ▶元·石子章《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