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琼台》 崖壁盘空天路回,白云行尽见琼台。

崖壁盘空天路回,白云行尽见琼台。

意思:崖壁盘旋在空中天路回,白云行尽见琼台。

出自作者[唐]柳泌的《琼台》

全文赏析

《琼台》是唐代诗人柳泌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琼台十二阶”,以“琼台”作为诗眼,形象地描绘出一座美丽的山峰。这里的“琼台”象征着仙境般的美景,而“十二阶”则暗示着这座山峰的高度和险峻。这种描绘手法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敬畏之情,也为后文的描绘埋下了伏笔。 第二句“玉树三千本”,通过“玉树”这一形象,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美景。这里的“玉树”象征着高贵、纯洁的品质,与前文的“琼台”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美丽的仙境。同时,“三千本”则暗示了这片山林的广阔和茂密,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片美丽的山水之中。 第三句“石磴无尘埃”,通过对山中石磴的描绘,展现了这片仙境的清幽和洁净。这里的“石磴”象征着通往仙境的道路,而“无尘埃”则暗示了这条道路的干净和宁静。这种描绘手法既突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也为后文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最后一句“何处有鸣禽”,通过对鸣禽的呼唤,引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的“鸣禽”象征着自由、欢快的生活,而“何处有”则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渴望。这种描绘手法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诗意的韵味。 总的来说,《琼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的意象丰富、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崖壁盘空天路回,白云行尽见琼台。
洞门黯黯阴云闭,金阙曈曈日殿开。

关键词解释

  • 崖壁

    读音:yá bì

    繁体字:崖壁

    意思:山崖的陡立面。
      ▶唐·杜甫《郑典设自施州归》诗:“孟冬方首路,强饭取崖壁。”
      ▶明·王守仁《瘗旅文》:“夫冲冒霜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飢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疠侵其外

  • 白云

    读音:bái yún

    繁体字:白雲

    英语:white clouds

    意思:(白云,白云)

     1.白色的云。
      ▶《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庄

  • 天路

    读音:tiān lù

    繁体字:天路

    英语:pilgrim

    意思:
     1.天上的路。
      ▶汉·张衡《西京赋》:“美往昔之松·乔,要羡门乎天路。”
      ▶唐·陈子昂《春日登金华观》诗

  • 盘空

    读音:pán kōng

    繁体字:盤空

    意思:(盘空,盘空)
    绕空;凌空。
      ▶宋·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词:“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元·袁桷《隐居图赋》:“伯阳一去而不返,

  • 云行

    读音:yún xíng

    繁体字:雲行

    意思:(云行,云行)

     1.形容随从出行者之多。
      ▶汉·桓宽《盐铁论•刺权》:“贵人之家,云行于涂,毂击于道。”
      ▶明·李东阳《立春日车驾诣南郊》诗:“云

  • 琼台

    读音:qióng tái

    繁体字:瓊檯

    解释:1.亦作\"瓀台\"。 2.相传为桀纣所建的玉台。 3.玉饰的楼台,亦泛指华丽的楼台。 4.山峰名。在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山西北。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