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君节秘书三首》 宁作青袍朝士归,烹羔未必胜羹薇。

宁作青袍朝士归,烹羔未必胜羹薇。

意思:宁作青袍朝士归,烹羔没有必胜汤薇。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次韵君节秘书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宁作青袍朝士归,烹羔未必胜羹薇》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官职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联“宁作青袍朝士归,烹羔未必胜羹薇。”表达了诗人对于官职的态度。诗人宁愿做一个回归民间、穿着青色官袍的朝士,过着清贫的生活,也不愿意贪图尘世的官职,追求那些看似华丽实则空虚的名利。诗人通过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官职的淡泊之情和对生活的朴素追求。 颔联“易贪尘世好官职,难泯人心真是非。”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认为,人往往容易被尘世中的名利所诱惑,难以摆脱世俗的束缚,而这种束缚往往会让人失去真正的自我。同时,人心中的是非观念也是难以消除的,这使得人们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常常陷入矛盾和纠结之中。 颈联“战士未收青野骨,将军谁报白登围。”诗人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战争和政治斗争的无奈和悲愤。在战乱时期,许多英勇的战士在战场上失去了生命,而那些掌握权势的将军却很少有人能够实现报效国家的愿望。这使得诗人对于政治斗争和战争的残酷性产生了深深的感慨。 尾联“可怜鸠鷃}藩篱下,岂识垂天翼怒飞。”诗人以鸠鷃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无奈。鸠鷃虽然生活在篱笆下,看似安逸自在,但它们却无法理解高飞的雄鹰和凤凰的生活方式。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不应被世俗的束缚所限制。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官职、人生、战争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和智慧。诗人通过对比、引用和比喻等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宁作青袍朝士归,烹羔未必胜羹薇。
易贪尘世好官职,难泯人心真是非。
战士未收青野骨,将军谁报白登围。
可怜鸠鷃}藩篱下,岂识垂天翼怒飞。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朝士

    读音:cháo shì

    繁体字:朝士

    意思:
     1.古代官名。掌外朝官次和刑狱等。参阅《周礼•秋官•朝士》。
     
     2.朝廷之士。泛称中央官员。
      ▶汉·陆贾《新语•怀虑》:“战士不耕,朝士不商,邪不

  • 必胜

    读音:bì shèng

    繁体字:必勝

    造句:

  • 青袍

    读音:qīng páo

    繁体字:青袍

    意思:
     1.青色的袍子。
      ▶《古诗》:“青袍似春草,长条随风舒。”
      ▶南朝·梁·何逊《与苏九德别》诗:“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
      ▶唐·杜甫《渡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