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齐物二首》 椿寿八千春,槿花不经宿。

椿寿八千春,槿花不经宿。

意思:斛斯椿寿八千春,槿花不经过一夜。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齐物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青松高百尺,绿蕙低数寸》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青松、绿蕙这两种植物的形象对比,表达了人生的长短、穷通、盛衰等道理。 首先,诗人以青松的高百尺和绿蕙的低数寸形成鲜明对比,以此表达人生的不同境遇。青松高大挺拔,绿蕙低矮纤细,这是自然界的常态,也是人生的常态。人生的长短、穷通、盛衰,也如同这两者的形象一样,各有不同,各有其分。 接着,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这个道理:人生的长短并不是绝对的,正如长者不可退,短者不可进。这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理解,也是对人生价值的另一种理解。人生虽然有长短之分,但只要活出自己的精彩,活出自己的价值,那么无论长短,都是值得的。 然后,诗人又以椿寿和槿花的对比来比喻人生的不同阶段。椿寿象征着长寿,槿花象征着短暂。然而,中间复何有?诗人用“冉冉孤生竹”来表达人生的另一种状态——虽然有些孤独和短暂,但竹身三年老,竹色四时绿。这表达了即使不如椿寿长久,但只要保持自己的本色和坚韧,也能活出自己的价值。 最后,诗人再次强调了青松和竹子的价值。青松虽老但仍然有馀,绿蕙虽短但不足。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即使人生有长短穷通之分,但只要活出自己的价值,就能超越生命的局限,活出自己的精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青松、绿蕙、椿寿、槿花、竹子等意象,表达了人生的长短穷通、盛衰变化等道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活出自己的价值,超越生命的局限。这首诗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青松高百尺,绿蕙低数寸。
同生大块间,长短各有分。
长者不可退,短者不可进。
若用此理推,穷通两无闷。
椿寿八千春,槿花不经宿。
中间复何有,冉冉孤生竹。
竹身三年老,竹色四时绿。
虽谢椿有馀,犹胜槿不足。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椿寿

    读音:chūn shòu

    繁体字:椿壽

    意思:(椿寿,椿寿)
    大椿的寿命。比喻长寿,高龄。
      ▶晋·庾阐《采药诗》:“椿寿自有极,槿花何用疑。”
      ▶唐·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但求椿寿永,莫虑杞

  • 千春

    读音:qiān chūn

    繁体字:千春

    意思:
     1.千年。形容岁月长久。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滍水》:“石至千春,不若速朽;苞墓万古,祇彰诮辱。”
      ▶唐·杜甫《往在》诗:“千春荐灵寝,永永垂无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