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为众鸟畏,今为众鸟欺。
意思:过去是众鸟害怕,现在是众鸟欺骗。
出自作者[明]王稚登的《志哀寄吴氏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鹰鹯(一种猛禽)为引子,借物喻人,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
首先,诗中描绘了鹰鹯击落众鸟的场景,表现出鹰鹯的强大和众鸟的无能为力。这象征着强者对弱者的欺凌,揭示了社会中强者对弱者的压迫和剥削。接着,鹰鹯坠入蓬藋丛中,自损其风云姿态,表现出其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同时也暗示了强者也有自我毁灭的风险。
然后,诗中描述了鹰鹯虽然有六羽翮(翅膀),但零落无用,形象地表达了强者虽然有优势,但往往因为贪婪、自大等原因而失去这些优势。蜂虿虽小有毒,螫人却无人知,进一步强调了小人物的力量和潜在的危险。
诗中借鹰鹯的遭遇,反思了社会现象,指出强者欺凌弱者、贪婪自损、小人物危害大等问题。诗人进一步指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强者的欺凌最终会伤害到自己。最后,诗人对被欺凌的众鸟表示同情,对好生上帝德、无乃伤天和表示质疑和哀叹。
整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通过鹰鹯这一形象,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诗人通过寓言的手法,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以动物的形象表达出来,使得诗歌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值得一读。